<!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233章 痴愚六)
2030年初,九號祭祀坑上面的恆溫恆濕方艙中,在探照燈陣列下,羅盤讀數緩緩降低到2號位以下,可以開始起出青銅像了。
李筱趴在隔板上,連人帶隔板吊在方艙半空中,用特製軟毛刷掃去銅像上的浮土。清理到亞空間中的部分時,她稍微慢了一點。在2號位以下,物質實體還不至於發生明顯的扭曲,但對人的方位感會有微妙的擾亂,就像“折射”一樣,導致操作困難。
好在李筱對此很有經驗了,受到的影響不大。助手已經迅速把現實部分的銅像套進了橡膠保護套,然後“咦”了一聲。
李筱也愣住了:銘刻有四十九符文的底座彷彿剛剛被澆鑄出來,竟然有熔化的跡象,而凸起的符文就像融進了銅水裡,一個一個地消失了。
她雖然大驚失色,但還保持著冷靜:在亞空間中,什麼都有可能發生。她試圖向助手確認是否看到了一樣的情形,卻發現自己不認識旁邊的人。
她不是帶學生來的嗎?
這時候方艙中傳來秦桓教授的聲音:“出了什麼問題嗎?”
李筱直覺有哪裡出了問題,但記憶告訴她一切正常。頭頂是正午的陽光,她正在試圖起出一尊缺失上面銅像的青銅底座。
她下意識回答:“秦教授,這底座看起來是澆鑄失敗的半成品。”
1907年的鴨子河南側空地上,簡行舟踩在一個炸出來的坑裡,裡面有一些碎裂的陶器。如果他再往裡深挖一點,這尊青銅底座就會提前面世,但彼時他完全處在劫後餘生的慶幸中,沒有在意這些看起來並不值錢的古物。
“歷史檔案頻道:京城時間2030年1月24日,三星堆九號祭祀坑發掘告一段落,本臺記者採訪到地質大學考古系教授秦桓、李筱,有請兩位老師為觀眾朋友們揭秘九號祭祀坑發掘成果。”
“秦桓)九號祭祀坑其實只發掘了一小部分。這裡的岩石層非常特殊,存在斷裂、扭曲的痕跡,非常容易出現坍塌,又曾經被炸開過——應該是上世紀蜀鋼護廠運動中,炸藥被工人搬到空地上後,意外引爆造成。”
“這種情況下,經過研究,我們決定暫時封存,等到以後技術有了進步,再重新發掘,以免反而造成破壞。因此,可能要讓大家失望了——我們的收獲並不算多。至少大家想要的文字是沒找到的笑)。”
“李筱)不過在出土器物中,有一件奇怪的半成品,是一尊青銅像的底座,從底座的體積和質量來看,原本要鑄造的銅像應該是很高大的,說不定可以跟青銅樹和立人像媲美——但底座卻澆鑄失敗了,結果成為半成品。”
“從青銅底座側面的變形,可以推測,在鑄造過程中,模具因為不明原因裂開,造成變形和短時間大面積氧化。考慮到那時使用的多是泥模,可能是濕度不適宜,或者撞擊之類外力造成。這件半成品之所以尤其讓人遺憾,是因為底座上有一些模糊的紋路,經研究,我們懷疑泥模上刻有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