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誰告訴寶寶那四塊地的區別是什麼?”
“第一塊,正常種植的對照組;第二塊,在‘混沌氣泡’裡種植,模擬汙染;第三塊,使用某種‘加速生長’的玄學與狠活;第四塊,在‘混沌氣泡’裡使用‘加速生長’。”
但所謂的“混沌氣泡”,看不見摸不著,反正你說有就有——這就是為什麼被吐槽“皇帝的新衣”。
也許是因為甚囂塵上的末世傳言已經讓人心惶惶很久了,當“特大規模海嘯”自然災害紅色預警發布、華夏宣佈對沿海地區的大疏散計劃時,大家反而有一種“石頭終於落地”的安心感。
這種“攻擊範圍”覆蓋3.2萬公裡海岸線的“海嘯”是聞所未聞的,但正如魯迅曾經教導的,如果你想開窗,就得先宣佈拆屋頂——當大家的預期是“末世”,而等來的是“特大海嘯”時,就覺得好像也沒有很嚇人……
雖然氣象臺和天文臺聯合發布警告,此次海嘯可能只是天災的開始,宇宙暗物質活動尚且不在人類的理解範圍,但誰不是聽著“流星撞地球”被嚇大的,只要暗物質還沒有糊到臉上,多少都有些僥幸心理;反而是暗物質活動和海嘯預警證實了末世傳言是從哪兒來的,給了民眾很大安慰——畢竟未知才是最可怕的。
當然,沿海居民是壓力最大的,而即使是內陸居民,大部分也多少啟動了“末世準備”——從囤糧開始。
根據“大疏散”計劃,南沙諸島由於人口較少,除留下少數觀察員外,會組織全部撤離。真正嘗試“直面沖擊”和“災後重建”的,只有白牙這個前哨站。在此之後,整個南沙省和沿海地區是全部撤離還是選擇部分留守,就要看白牙承受第一波沖擊的結果了。
可以說是萬眾矚目眾望所歸。
這時候,忽然飄過一行繁體彈幕:“不是,等等!怎麼撤退計劃沒有我們?”
大家紛紛打出省略號……
“連你們一起撤是可能的,但是撤退計劃有你們不太可能。”
“翻譯:沒有明確通知,還可以自己跑嘛。”
“我有一計:連夜公投回歸華夏!”
“↑好計——生死在此一舉!”
無論大撤退和白牙島上的社會實驗最終是成是敗,密大學生起碼實現了頂流的夢想雖然他們中很大一部分可能並沒有這個夢想)。
“牧場物語之白牙島上的脆皮大學生”才剛剛播出一集,幾十個學生幾乎個個收獲了外號。
巴穎憑借一手神鬼莫測的“植物親和”得名“樹神”,袁霖參與了建築專案組,使出“符文加固”的狠活後,得名“袁半仙”。
洛書、程玖和黎鳴霄組成了輪流巡夜、處理異常狀況和救助“社群公民”的三支“調查員小隊”之一,由於另外兩支分別由安寧教授和道格拉斯帶領,這支唯一完全由學生組成的調查員小隊顯然吸引了最多的注意,人稱“強者組”。
黎鳴霄被“親暱”地稱作“鳥叫哥”黎鳴霄:??),程玖是“豚玖”,而洛書的外號經過多次變化,從“傳奇熬夜王”到“太陽能生物”,最終因為過於非人類而穩定為“邪神”。
2029年11月,就在這樣的氛圍中過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