錄了書單,洛書學著晚明白話小說裡拽文的口吻說:“此處並無亞空間氣息,原是不能舉行儀式的,需要神使主動回應方能成功。”
這是實話,沒有暗物質彌漫的地方,掛“自動檔”成功率很低,只有邪神主動回應才能無視前置條件:“你們需要隱器。”
洛書想了想:“我們去坊市看看。”
林嬰雖然寫字很穩,但看得出仍舊非常緊張,起身的時候差點摔個臉著地,還是洛書拉了她一把。
洛書有點懷疑林嬰會做小動作呼救,不過她也不在乎,反正手裡有林勉做“人質”,不達到目的她是不會走的——好教你們知道什麼叫做“請神容易送神難”!
其實要留下隱器,洛書到林家隨便找些器物“開光”就行了,非要來坊市找,純粹就是她自己想逛……
晚明的坊市,果然眼界大開。
不愧是“第二次百家爭鳴”和傳說中的“蒸汽大明”——上一個攤子還是絲綢緞子,下一個攤位就是來自霧都的棉紡織品,旁邊還擺了一架紡織機,一邊賣一邊紡,證明這是如假包換的工業品,不是那手工的假貨……
啊這,怎麼說呢,總覺得倒反天罡……
洋人顯然也知道大明皇帝喜歡“格物學”,所以投其所好,無論賣什麼的,都要搭一點看上去很物理的東西,像望遠鏡、蒸汽機模型、天平等等,就連傳教士也都會一點點物理,打著“傳授科學”的招牌偷偷夾帶私貨……
雖然很好逛,但洛書也沒忘記正事。
林家有財力,但要把“收容隱器”的工作開展起來,還需要鑒定手段,以及跟自己保持溝通的固定渠道。當然,透過“降臨”也可以,但洛書看出林嬰的抵觸,並不想總用這種嚇人的方法——她也不是什麼不好說話的神。
最後買了一扇屏風、一面鏡子和一隻放大鏡,都是讓林嬰挑的,以防她突然帶回家什麼不符合平時審美的東西,引人懷疑。
屏風上加持了“複現”,放在書房角落,用來隔離出一片含有亞空間氣息的空間,進行各種“自動檔”祈禱。
鏡子是代替青銅爵的“通訊工具”,用來穩定祈禱,一來省去“燒紙”這種容易引起懷疑的操作,二來不用“降臨”,也就沒那麼嚇人。
至於放大鏡,就是洛書最新的發明,“手動檔”隱器——事實上放大鏡上除了刻上神名,只封印了一個類似“鑽木取火”的符文,但效果很微弱,只能讓手柄發燙而已。
實在是洛書沒能開發出自動鑒定隱器的“程式碼”,只好用笨辦法,每次林家人需要鑒定什麼,就召喚她,然後她沉入亞空間看一看……
反正在林嬰和林勉的感觀中,就是鑒定到隱器時,放大鏡手柄會發燙,極大地方便了他們出去掃貨。
至於背後的機制有多麼智障,他們打破腦袋也不可能想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