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其它小說>無限讀檔,把末世扼殺在萌芽中> 第180章 亞空間地理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80章 亞空間地理 (2 / 2)

與楊海移類似,秦桓教授也預見到了自己的結局:“如果你們聽這門課的時候,我身上已經發生了某種不幸——你們仍然可以嘗試發郵件給我。或許會收到來自亞空間的回複呢?”

這個笑話過於地獄,大家一時不知道當笑不當笑。

這時候螢幕上飄過一行彈幕:“各位密大的同學好。我們初學連山學,今後可能需要經常叨擾請教,提前謝過了。”

眾同學趕緊掏出手機,拉開課程旁聽列表,顯示的都是一串亂碼一樣的使用者名稱,也就是傳說中的“賽博同學”。

在大家都習慣用“哈囉哈囉”來打招呼的時候,冒出這麼書面或者說官方的彈幕,氣氛一下子就嚴肅起來了。

大家開始思考:要不要回條彈幕呢?回什麼?誰來回?

然後回複的時機就在思考中過去了。

眾同學:……

秦桓教授:“《亞空間地理》這門課,最主要的研究材料,就是《山海經》。所有的研究都基於一條假設:《山海經》記載的水文地理,就是亞空間。如果這一假設不成立,那麼所有的研究都要推翻,這一點必須提前申明。”

“至於《山海經》為什麼能夠如此詳實地描述亞空間,目前有兩種假說:一種是‘夢遊神國說’,即《克蘇魯舊約》的說法,透過夢境的‘痴愚護佑’連結亞空間的人,醒來後把夢境記錄下來;另外一種是‘鬼神紀元說’,即西周以前是鬼神的時代,亞空間與現實是一體的,《山海經》是對上古的客觀描述。”

“《山海經》地理有明顯的模組化特徵,不同區域之間的交流非常有限,這同樣有兩種解讀:一種是受限於上古時期的交通,另一種是亞空間的‘不連續性’,或者說,亞空間的連線方式與實體空間是不同的,往北一直走未必能抵達北海,往西一直走也未必能抵達大荒。”

接著螢幕上打出一張地圖,分為“北山經”“東山經”“中山經”“南山經”“大荒”“西山經”“海內”“海外”幾個模組。

“《山海經》有幾個非常重要的地點,能夠從連山學的角度對映於現實,於是成為我們最早研究的座標。”

“第一個地點,就是‘西北海之外,大荒之隅,有山而不合,名曰不周’的不周山。這段描述與帕米爾高原非常一致,《淮南子·天文訓》《周髀算經》均提到‘共工怒觸不周山’……”

第一講是總論,後續要介紹許多以《山海經》為主要材料的,古代連山學對“混沌”與“現實”對應關系的演算法,當然,任何一種都不敢說絕對準確,實際上是僅適用於一定範圍的經驗公式;從第十講開始,還要介紹克學界基於歐幾裡得空間的另外幾套演算法,並進行比較。

就像在楊海移的課堂上一樣,因為老師不在,密大學生討論起來,原本是比較隨意的;今天大家雖然因為“賽博同學”而僵直了一段時間,但還是隨著課堂內容漸入佳境而逐漸放鬆,開始打彈幕了:

“北海是貝加爾湖吧?”

“沒錯。這也是比較確定的一個地點,證據是《貝加爾水怪》裡面,潛入湖底看到的來自遠古的巨大骨架,與‘玄蛇’非常相似。”

密大眾生的連山學知識儲備還是非常能打的,往往能發表一些頗有見地的彈幕,回答賽博同學的小白問題更是大多數時候都不在話下,要是實在答不上來,還可以放出大招:程玖。於是一堂課下來,賽博同學們也學會了程玖……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