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167章 論補全平行宇宙記憶的重要性
程玖點點頭:“傳說《韓非子》也有一篇‘痴愚’,正是對《商君書》‘拒神’的論證。當然,考古學認為‘拒神’‘痴愚’皆為偽作,但連山學不這麼認為。”
“在《先秦禁書考》中,透過考證連山古籍的交叉引用,可以還原出‘拒神’‘痴愚’的部分思想。”
“簡單地說,神是人力不可抵抗的、毀滅性的力量。‘拒神’的方法有且只有一種,那就是‘痴愚的庇護’。也即,只有一種辦法能抗拒神的影響,那就是不聽聞、不直視、不理解。”
“從這個意義上說,人類的探索與求知是極大的災難,唯有保持‘痴愚’,才能在神的陰影下茍活。”
洛書抱著已經關機的筆記本往後靠,擺出一個跟程玖類似的、放鬆的姿勢,然後開始思考“拒神”“痴愚”和“平行宇宙”的關系。
半晌,她抓住了問題的核心:“他們如何論證神的存在?又用了哪些神來舉例?”
程玖:“如果你問的是《商君書》《韓非子》,那麼沒人知道,因為‘拒神’‘痴愚’已經失傳,靠後世引用還原出來的部分真偽難辨,未必不是純粹的杜撰。”
“但如果你問連山學,《論華夏千年之左道》《南蛇北鳥》提到太陽金烏與巴虺大蛇之間的爭鬥、歷史上此起彼伏的大乘之禍,而《切爾諾茲克狂想》《克蘇魯、格赫羅斯與鐵幕》則直指冷戰背後是克蘇魯與格赫羅斯之間的神戰。”
洛書:“因為冷戰?”但她又很快自己否定了這個猜測,“你說平行宇宙的概念提出得非常早。”
程玖:“《莊子》的‘齊物論’認為,不同的視角之下,世界具備不同的真實。赫拉克利特的‘萬物流變’則認為萬物處在永不停息的變化之中。從魏襄王墓盜出的《竹書紀年》,在記載夏商歷史時反複記錄了三遍,每一遍都有細微的不同,而連山學懷疑,這三種記錄都是真實的。”
洛書已經開始頭暈,決定放棄治療:“你就直接說結論吧。”
程玖:“……人類曾經存在許多不同的歷史。這些歷史之間互為‘平行宇宙’。平行宇宙的背後是神的影響,甚至是不同神之間的爭鬥和拉扯。那麼就難怪人類如此恐懼。神的影響力透過人類的思想而實現,那麼人類唯一的抗爭就是‘痴愚’。”
洛書覺得自己好像明白了什麼,但又不是很明白:“那你為什麼要跟我說這些呢?”
“人類每一次認識到神的存在,都是在神行使權柄的時候。”程玖:“換而言之,只要行使權柄,就會暴露自身的存在。”
“《莊子》《竹書紀年》顯示,歷史不是唯一的;而《切爾諾茲克狂想》告訴我們,善變的歷史背後,可能是格赫羅斯在‘操盤’。”
“但如果反複閱讀《竹書紀年》的三種不同的歷史,還有不存在的切爾諾茲剋核事故,就會發現歷史是有慣性的。從歷史的慣性中,可以看出歷史的扭曲。”
洛書終於明白了:“扭曲在哪裡呢?”
我是從什麼地方開始暴露的呢?
程玖:“比如,我們為什麼會在這趟航班上。”
洛書下意識把登機牌翻出來又看了一遍,這趟航班是從塞爾維亞的貝爾格萊德飛往華夏南口市——不瞞你說,我也不知道我為什麼在這趟航班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