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很快意識到也沒有這麼樂觀:“不過他們很可能有後備計劃——即使如此,重新組織行動也沒有那麼容易。”
“還有一件事情沒有搞清楚,”洛書提醒:“三次獻祭的死亡人數呈斐波那契數列——這種隨機事故,是怎麼控制死亡人數的?”
程玖:“說明死者是預先選擇好、進行標記過的。”
洛書:“這也不現實,單說當天乘上電車的是哪些人,就不能確定。”
袁霖舉手,小心地插嘴:“也不一定……”
“等等,”他這麼一提醒,洛書也想起了“中元拘鬼”,頓時一個激靈:“爛柯?”
洛書不能做到的事情,不代表別的神也做不到——爛柯可以在時間長河中“偷窺”的同時,不擾動歷史。
“好家夥!”洛書:“你個濃眉大眼的爛柯,居然也叛變了革命?”而槽點並不止這一個,“真理密會不是拜混沌嗎,怎麼也拜起爛柯來了——自由派?”
這種“妄議神明”的行為,大家不好跟,只能默默聽她吐槽。
好在討論到此,真理密會的操作終於有點眉目了:首先他們很可能是向爛柯祈禱,提前獲知了3月20號當天,乘坐有軌電車、在加油站逗留和前往交易大廳的人員,然後從中選定了獻祭目標。
但想讓這些選定的人恰到好處地死於事故,是完全不現實的。換做別人,可能會認為這是神在顯靈,但洛書完全不信:神力不是這麼用的,你顯一個給我看看?
那麼真相只有一個。
洛書:“這些人根本就是死於獻祭,而不是死於事故。事故只是掩蓋的手段。”
仔細想想,無論電車翻車、加油站爆炸還是交易大廳踩踏,都不應該造成這麼大的傷亡。類似的事故大多是個位數的死者和幾十個傷者。
果然不能相信北亞美利加聯邦調查局!
真理密會的騷操作同時也給了洛書靈感:既然自己的偷窺會汙染歷史,導致束手束腳,那為什麼不向爛柯祈禱去偷窺?
反正爛柯這個沒脾氣的,誰都能去蹭一下。別人蹭得,我蹭不得?
說幹就幹。爛柯雖然沒有動輒掀起腥風血雨的教會,算是冷門神,但向爛柯祈禱的儀式並不冷門。實際上,絕大部分佔蔔儀式都是向爛柯祈禱之所以說“絕大部分”,是因為要除掉《魯班書》下卷“佔蔔篇”)。
正統的連山學佔蔔,當然要數《連山》《歸藏》到了《周易》,連山學的部分就已經刪去了)。原本雖然失落,但從後世偽書及引用中,仍然能夠還原出部分儀式。
其實儀式這種東西,核心在於符文,寫對形似河流的“爛柯”神名,以及由“眼睛”“河流”組成的符文“重現”,儀式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至於另外一半,要看混沌氣息,跟虔誠與否、祭品是什麼壓根沒有關系。因此,無論在白牙還是阿卡姆,成功率都是很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