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第38章 桃源疑蹤三)
“……大致就是這麼回事。”午飯時間,洛書向程玖描述那霧中陰影附身於各種活物死物的能力、桃木劍誅邪而不傷人的特性,霧隱村“日出而生,日落而死”的詭異之處,尤其是她最後的猜測:
“陶淵明《桃花源記》中描述桃源村的入口,是‘山有小口,彷彿若有光’,而《山海經》描述不周山‘有山而不合’,都是說群山環繞,僅有一個缺口。”
“有沒有這種可能:霧隱村即是桃花源,夜間是霧隱,白日是桃源?”
“而所謂的‘霧隱’,其實就是村子在夜晚會墜入混沌。尤其讓我在意的,是霧隱村的大霧和兩個月後白牙島的大霧。難道說大霧是混沌中的某種物質,或者說媒介?”
程玖雙手交叉託著下巴,聽她說完,才慢吞吞道:“確實有這種理論:當現實墜入混沌時,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會有一個拉鋸、反複的過程,就像你說的,白日是現實,夜間是混沌。”
“但是這裡有個問題:霧隱村的傳說源起西晉永熙年間,而根據《桃花源記》,桃源村至少存在到了東晉太元年。那麼就是說,這種拉鋸持續了近一百年?”
程玖誠心誠意地發問:“墜入混沌的過程可以拉鋸一百年麼?”
洛書攤手:“你問我?你才是連山學家好吧!”
“我只是個連山學愛好者,”程玖糾正她:“現代以來,還沒有出現墜落混沌的記錄,也或者有過,只是在無人區;古代雖說基層治理不到位,但一座村莊出了問題,也不至於一百年都沒人發現——總會有人去收稅的。”
這麼一說,確實有問題:西晉年間,即使躲入大山,都要搜出來抓壯丁呢。
程玖:“消失的村莊,在古時並不罕見,大多作為疫病記載;但若是在現實和混沌的交界拉鋸上百年,那麼多半會變成怪異傳說——譬如,桃花源。”
洛書:“你的意思是,霧隱村,或者說桃源村,是個例外中的例外?”她撓了撓頭,“為什麼會成為例外?”
程玖靜靜地看著她,給了她一個自己領悟的眼神。
“啊?”洛書:“你的意思是‘桃花陣’?”
“我有一個懷疑,”程玖:“‘桃花陣’不僅僅是空間上的週期性邊界條件,也是時間上的——每當太陽升起,時間就被倒回墜入混沌之前,所以桃源村的一百年,其實只是一天。”
洛書:“可是在混沌中被移位的人和物品,並沒有在天亮時回到原本的地方……”
這和她平時“倒檔”的情況不一樣啊?
“週期性邊界條件?”程玖猜測:“就像桃花陣不會用一堵‘空氣牆’擋住你,但會把你傳送到另外一邊,於是産生一種‘空間連續’的錯覺……”
“如果你每天一覺醒來,所有東西都被瞬移回前一天早上的位置,那空間就變得不連續了。但如果當你‘回檔’的時候,只移動時間軸,不移動空間軸,你還會那麼容易察覺嗎?”
洛書:“我沒有在《魯班書》寫過桃花陣有這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