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這四個符號與其他殷商青銅器上的文字大相徑庭,楊海移的這一說法未免牽強附會,無法得到學界的認可。
雖然發表無門,但楊海移不改其志,又在2009年僻州荔縣發掘的陪葬坑中發現了類似的符號。這個陪葬坑以發掘出一部完整《連山易》而引人注目,但之後不久被證實為偽書。偏偏在這部偽作中,援引了七個神秘符文,與三星堆青銅像、牧野青銅戰車同出一脈!
楊海移甚至進一步提出一個大膽的觀點:這四十九個符文,是一種歷法,或者說,是一種規則。
一旦破解了這四十九個符文,將有望複現業已失傳的《連山》《歸藏》,解讀出《山海經》中水文地理與今時的對應關系,最終揭開上古時代幕布的一角!
《南蛇北鳥》這本書的內容,到此就戛然而止了。
洛書猝不及防地翻到文獻索引的時候,整個人都是懵的:看得正起勁呢,怎麼就沒了?
這四十九個符文究竟是什麼意思?跟先民的圖騰崇拜又有什麼關系?
書名叫《南蛇北鳥》,結果除了序言,太陽金烏和巴虺大蛇是一次也沒提到,這不是掛羊頭賣狗肉嗎?
她憋了一肚子的吐槽,終於在書末頁翻到編者的話:
楊海移最後一次在公眾面前亮相,是他聲稱自己已經破譯了四十九符文,受邀到華夏地質大學進行一次小規模、非正式的演講。
開場15分鐘後,主持人才在報告廳邊上的充電寶租借處找到他,當時他已經踢了機器半個小時,試圖從裡面摳一罐可樂出來。之後,楊海移被送往康寧精神病院休養,這半部《南蛇北鳥》手稿,由其友人收集整理,因無法出版,只作私人收藏之用。
好家夥!
洛書大為震撼:書寫到一半,作者給送進精神病院了可還行?
她不死心地上網搜尋,希望看到作者出院把書寫完了的訊息,然而卻一無所獲。楊海移只是密大肄業博士,其提出的理論即使作為猜想來說也過於驚世駭俗,被學界認為是嘩眾取寵,因此相關報道寥寥也就不足為奇了。
真正把“四十九符文”當作一回事來討論的,只有一個名為“連山歸藏”的小眾論壇,但絕大部分版塊需登入才能進入,否則便只能看到標題。
註冊論壇需要做一份一百多道題的答卷,得到六十分以上。這些題要是讓三個小時之前的洛書來做,那是一道也不會,但以《南蛇北鳥》為參考,就能答出一多半了!
註冊成功後,就得起一個id。從那些為數不多的公開帖子來看,這論壇上的人頗喜歡以《山海經》神獸為名,洛書於是也給自己起了個玄乎的名字叫“混沌七竅”,以顯得合群。
《莊子》有一則寓言,混沌或作“渾沌”)的朋友看到別人都有七竅,以用來視物、聆聽、飲食、吐息,便想給混沌也開竅,於是每天鑿一個孔。最終七竅開成,混沌卻死了。
同《莊子》其他寓言一樣,關於這個故事有著種種不同的解讀。大眾化的解讀是所謂文明對原始和矇昧的異化,但洛書總覺得這個故事裡有一種難以言喻的隱秘甚至邪惡的味道,正跟這論壇的氛圍臭味相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