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中平原之上,浩浩湯湯的大軍逶迤前行。
方明縱馬疾馳,只見平原上田畝連綿,並且,還大多是上好的熟田,土壤肥沃,不由就是一嘆:“秦川之業,帝王之基,古人誠不欺我也!”
此時的關中之地,還不是他前世印象中那個千溝萬壑的黃土高原。
相反,草木蔥蘢,入目之處,滿是喜人的綠色,目之所及,竟無盡處。
在水土還未流失之前,此時的關中平原,當真是沃野千里,不論人口、政治、還是經濟、農業,都是當之無愧的漢人中心。
這次他留下少帥軍、宋邦留守潼關,自己則帶著三十萬大軍,直撲長安!
其實也是沒得選擇。
若不抓緊機會,李淵必向突厥投降,整個北方一片糜爛。
而方明唯一能做的,便是在突厥大軍南下之前,打下長安,如此才能最大保持住中原的氣數,再與胡人爭鋒。
“不過……”
方明的臉色有些肅穆:“我現在只有二十萬府兵、五萬禁軍,五萬神火軍,總體實力並不算特別雄厚……若是攻打長安之時,久戰不下,再被突厥大軍擊之,順帶少帥軍並江淮軍反水,那真是大業一朝傾覆都有可能……”
正因為如此,雖然明知道若與少帥聯軍、或許可以將兵員爆到四十萬,方明也是讓寇仲兩個留守潼關。
此戰危險,實在容不得他絲毫的僥倖。
而在少了少帥軍這個不確定的因素之後,他自信世界上已經沒有任何軍隊能擊敗自己。
“這也是個機會!”
方明的眸子幽幽,露出冷色:“留下餘地,給雙龍最後的選擇,若等到我攻下長安之後,寇仲還不解散少帥軍,歸隱田園,那只有死路一條。”
此時他擁兵三十萬,東征西討,戰無不勝,又強行攻下洛陽與潼關,更傳聞有著天命在身,潼關與洛陽都是被天罰擊倒,形成傳聞,倒也很有迷惑性。
一路關中郡縣,紛紛不戰而降。
十日,長安城已然在望。
《史記》有云:“秦地被山帶河,四塞為固,左崤函,右隴蜀,沃野千里,南有巴蜀之饒,北有胡宛之利,阻三面而守,獨以一面東制諸侯;諸侯安定,河、漕輓天下,西給京師;諸侯有變,順流而下,足以委輸……此所謂金城千里,天府之國也!卒然有急,百萬之眾可立具。因秦之故,資甚美膏腴之地,所謂天府者也!”
長安乃是大隋都城,又經歷兩代隋帝擴建,此時誠然乃是天下第一大城,外面水道交錯,形成八水繞長安之局,水流經過,利於龍氣,物華天寶,璀璨醉人,可以說天下精華俱在關中,而關中精華俱在長安也!
先鋒到達長安之後,方明當即下令大軍立地紮營,又打下長安附近的衛城,這個李唐最後的基地,便完全暴露在方明面前。
十五日,大軍正式開始攻城。
這次方明可算底牌盡出,不論是石砲、火炮,乃至改進過的攻城車、雲梯、箭樓,輪番而上,圍繞著長安大打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