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被方明盯上的,便是茶馬古道!
這茶馬古道隋朝便有,至唐宋一代,便已然大興,稱為‘茶馬互市’,其中一路,便是橫貫大理與西藏!
究其原因,還是藏區地處高寒,百姓多以肉脯、乳酪為食,不利消化,更生燥熱,非得大量飲茶,平衡陰陽不可。
藏區的酥油茶歷來便是一絕,可惜藏邊不產茶葉,所有的茶磚都得從外邊辛辛苦苦地運進來。
其中利潤甚為豐厚,更是可以換到藏區的良馬,因此幾個中原朝代都趨之若鶩,甚至設立了專門的茶馬司。
方明自然也看上了這條財路。
錢財是一方面,更重要的卻是那些藏區的良馬!
此時馬匹精貴,在中原即使劣馬也頗為暢銷,即使不能用作戰馬,也可拿來挽車與耕地。
而方明也需要大量的戰馬來武裝他的騎兵!
在冷兵器時代,重騎兵衝鋒,那幾乎就是無解的戰術!
可惜騎兵這個兵種消耗也大,一個騎兵至少要消耗五份步兵糧餉,重騎兵的鎧甲更是天價!
若非有了這座金礦在手,不說培養騎兵,便連收攏流民都是笑話!
“華、葉、張、荊四位統領,騎兵訓練如何?”
方明又問道。
華赫艮與其餘三人一起出列跪下:“得了良馬鎧甲,五千兒郎,日夜苦練,已經可堪一用!”
“好!很好!有你們在,我又有何憂啊……哈哈……”
方明仰天大笑,狀極歡快。
這四個騎兵統領,自然都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華赫艮自不用說,葉添與荊棘都是原本生活在白蠻之地的漢民,與楊義貞乃是仇深似海。
而張自強更是來歷奇異,竟然是中原之人,曾經在少林寺出家過,可惜後來屢屢破戒,索性還俗,四海為家,謀求出身,一身少林武功頗有幾分火候。
這幾人,都是有能力,有才幹之人,更重要的是對方明忠心耿耿,自然提拔甚快。
而吸納了一批新人之後,華赫艮一幫老人也居安思危,做事更加賣力,謀求表現。
“範驊!”
方明隨口一叫,範驊當即出列拜下:“啟稟大帥,我軍目前設立了十個新兵營,已收編流民精壯萬五千餘,武備發下,足可用事!而糧草方面,所積累也足夠一年之用!”
他聲音清越,麾下眾人卻是身上一個激靈,紛紛均想:“楊義貞所部也不過五萬,此時死傷慘重,而我新軍一萬五,大軍一萬,還有五千騎兵,破之易如反掌,主公大勢已成啊!!!”
一念及此,看向方明的目光都有了變化。
“很好,傳我軍令!”
方明面色一肅,刀山血海之氣迸發而出。
他一手抓財路,一手抓軍權,已經是羽翼俱豐!
而楊義貞與高升泰卻是互相消磨,精疲力盡,此時不出擊,更待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