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辭白帝彩雲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蘇雲想起了李太白這首詩,算是符合他們此時的境遇。同樣是早上從夔州出發,如今剛過午後,船已經進了湖北的地界。
原本在船艙中欣賞兩岸風景的蘇雲,突然聽到隱隱約約傳來的號子聲。出於好奇蘇雲又匆匆跑上了甲板,發現船家一家人也都被吸引到了甲板上。
順著他們的視線,蘇雲看見右側的江邊上,幾十名光著膀子的大漢,身後都有一根長長的繩子連線著後方的一艘客船。那船比蘇雲他們乘坐的這一艘還要大上一圈。而蘇雲在船艙中聽到的號子聲正是這些拉船的縴夫所喊出來的。
這時,船艙裡的幾女也跑了出來。當她們看清江邊上的這一幕時,都本能的流露出於心不忍的表情。
而作為基本生活在北方的韓仙兒問出了一個傻瓜式問題:“他們幹嘛要用人拉船啊?不是有槳嗎?”
由於從幾個媳婦那裡已經聽說了幾位客官都是女兒身之後船老大看見她們也就沒有感覺到意外。
此時船老大向韓仙兒解釋道:“聽小姐的口音就知道是北方人,這個啊叫做縴夫。
這一段水路,順江而下倒還好,藉著風勢與水勢,掌握好方向也就沒什麼事了。可是從下游上行可就麻煩的多了。
其它地方還可以用槳助力,可是這一段水域,水流湍急,若是沒有縴夫的幫忙拖拉,根本就上不來。”
其實對這些事情不懂的並不止韓仙兒一人,這不生活在長江中下游的趙望雪也問出了一個問題。
“那他們為什麼不用騾馬來牽引,用人不是很累嗎?”
船老大藉著解釋道:“姑娘你朝著岸邊看下。對就是那邊,你看那地方位置多小,勉強也就是一個人走走。在看那地上都是石頭,騾馬這畜生在這種地方根本就起不了什麼作用。要是一不小心吃痛了一個亂跑,可是要船毀人亡的事。”
“拉船還會死人的啊?”青青也不解的問道。
船老大重重的嘆了口氣道:“這是自然,這麼些年我都看到了不少起了。”
頓了頓,船老大接著解釋道:“這地方無論是上下,都是危險重重。所以三峽又有鬼門關之稱,若不是我大兒子這麼些年學的差不多了,我也不敢讓他上去掌舵。
下去的船因為這裡水流湍急,若是不能掌握好方向一不留神就會撞上江岸。輕則擱淺難行,重則船毀人亡。不單單如此,此地還有多處暗礁。若是不熟悉極有可能觸礁而導致沉沒。
上行的船危險的道理是一樣,但有一點不同就是,上行時逆流而行。運用自身力量是上不來的,所以需要縴夫拉船,但若是縴夫人數不夠,或是水流變急,縴夫們支援不住,那就會造成船隻飄向下流。那時想控制都來不及。
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每每上行的船都是將帆布收好,而相對的縴夫也都將繩子在身上困得死死。以示與船共存亡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