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師姐點點頭,說道:“大明自開國,便在各大鹽場設官。每家鹽場都有固定的販鹽區域,互不干涉。
兩淮鹽場的鹽通行江北以及應天等地,兩淮鹽場便是排幫私鹽的來源地。
而兩浙鹽場則是漕幫和江南盟的地盤。長江以南,應天以西都是兩浙鹽場的售鹽地。自然江南盟與漕幫的私鹽便是來自兩浙鹽場。
話說回來,這天下鹽場都在朝廷手裡,這天下的鹽又那有什麼私鹽,都是從朝廷的鹽場流出來的鹽。
不過是給朝廷報賬的是官鹽,不過朝廷賬目,流入官員口袋的叫做私鹽。
所以說,這漕排以及江南盟,甚至是其他各方勢力,能從鹽場提出大量官鹽,四處販賣,哪一個背後沒有地方大員的默許。”
三師叔接著說到:“這是自然,我們是靠當年先輩留下的基業,才能不和官府勾搭,保持自己的勢力。
至於他們,若是不和官府勾結,怎麼可能安穩這麼多年。
就我知道的,江南盟可是吧整個江浙地面上,上至督撫,下至知府縣令都打點的妥妥貼貼。
想那排幫也差不多吧。”
“師叔說的對,也就是因為這樣,兩淮的鹽被排幫運往其他鹽場的行鹽地販賣。
漕幫江南盟也是同樣做法,時間長了,自然衝突加劇,矛盾激化,最好的辦法是什麼?
官府不能直接插手,最好的辦法自然是讓他們狗咬狗,互相鬥,輸得乖乖滾蛋,贏的兩方通吃。
所以這事要說沒有兩地官府支援我是不信的。
換句話說,即便漕排兩幫想停,也是停不下來的,江南盟自然也是騎虎難下。
所以這個結除非一方倒下,又或是官府之間達成妥協,否則他們是沒有膽子停下來的。”封師姐再次分析到。
說到這裡我才想起了,當時去杭州在運河上遇到的情況:“這麼說就很好解釋當時,運河堵船的事了。”
青青也點頭說道:“的確,當時還看不清楚,以為只是漕排兩幫的衝突。
如今這麼分析後在看,這就是一場按計劃行事的衝突。
這也就不難解釋當時漕運衙門消失的無影無蹤,巡檢司和當地府衙不聞不問。
說到底這都是官府授意的事。”
“這是自然,銀子誰人不愛啊。大明官場最不愛銀子的海大人,如今還在老家過著苦日子呢。”三師叔說著說著就提起了海大人,這位海大人當年和三師叔還是有過一些交集的。
大廳陷入了短暫的沉默,六師叔打破平靜,說道:“好了,你們這次出去這麼多天,有沒有什麼有意思的事,給我這個沒能出遠門的老頭子講講。
當然,你們三師叔知道的就別說了,那些我都知道了。
哈哈,雲師侄,你果然沒有讓我們失望,山莊復興,自你歸來開始啊。
想不到,我還能看見覆興,哈哈哈。”
“雲師弟,確實厲害,名錄第九,那可是江湖十大高手啊,更是青年一輩的第二,假以時日,又是一個江湖第二,看來師伯劍尊的頭銜,後繼有人了,哈哈哈。”封師姐說完就掩嘴笑了起來。
眾人跟著笑了幾句後,封師姐又開口說道:“師叔,你說有意思的事,我倒是忘記了,現在才想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