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堯堯來這麼久還是第一次看到這麼多的人,心裡暗暗感慨這青城山果真是藏龍臥虎,眼前這些道者個個都是仙風道骨,超凡脫俗的模樣,單是一看都讓人生出敬意,他初到這裡時還只以為這青城派就是石筍觀和引勝觀這麼些人,現在看來卻是遠遠出乎自己的意料。
天空中的道眾們紛紛的落在高坡上,周堯堯選了一塊人較少的草地落下,自是靠著一棵槐樹坐了下來。
他在這裡誰也不認識,也不敢和誰搭訕,只怕自己笨嘴笨舌的會不會又不小心說漏嘴。當下便是盤坐在了一棵槐樹之下閉目養神。
閉上了雙眼,聽覺便是變得靈敏了許多,他能聽到就在自己的不遠處有著幾個道者正在交談,他此時無事,便是凝神細聽起了其中的內容,只聽一個人說道:
“這三年過得也真快,老夫猶記得上次觀日大弟子金麟兒與觀音大弟子王倫那場比試,當真是大飽眼福。”
“嗯,不錯,那樣的比試恐怕千年之內都是難以得見了,兩人相鬥三天三夜都沒有分出勝負,最終破例雙雙被掌派師尊收為三侍弟子,著實為一番佳話。”
“話說現在三侍都已經滿了,掌派師尊也不會再收徒,不知這次大會的魁首又有什麼獎勵。”
.........
之後便是一番噓寒問暖的客套話,周堯堯聽了一半就不再去聽,自顧自的閉目養神。
不過多時,忽然遠方仙樂奏起,奇香撲鼻,將周堯堯從靜坐中喚醒,睜開眼一看,只見諸多道眾皆起身面朝向了洞天口,洞天口的石臺上走出了兩排道童,各個仙衣玉袍,簪發執扶,一身穿太極紋飾道袍的宣旨老道立在旁邊,手執玉塵麈,頭裹一字巾,揚聲宣道:“恭迎掌派師尊下駕!”
諸道紛紛起手欠身,恭向通頂洞口。
周堯堯見機也是起身作禮,心頭生出一種莫名的激動,因為他一直聽聞的青城子就要出現了。
只見仙童排向了兩邊,後面陸續走出三個人來。
一個青年人,兩個少年。
青年人面容英朗,披鶴氅,束青帶,腰插折羽扇,頭裹逍遙巾。背負魚鱗劍,手捧雷天書。
一個少年身穿紫金兜,腳箍赤腳環,身材似孩童,紅雲繞腰間,壽桃頭,龍尾辮,雙目如火漆,丹唇塗烈焰,嘴角下翹,神情倔強,額頭有著一道天眼痕,雙手抱負了一把金燦燦的寶劍。
另一個少年濃眉皓目,膚色麥黃,斜佩八卦鏡,腰墜流雲蘇,背負青雲劍,手捧一花籃,籃子裡面放置著一枚玉印。
這三人正是青城子的三侍弟子,捧書人是侍燈弟子陸機;抱劍少年是侍香弟子金麟兒,捧籃少年是侍經弟子王倫。
三人之後,便是緩步走出了一位中年男子。
只見這男子頭頂紫金玉冠,身披八卦仙衣,腰束十方裙,腳踏七星履,沖鬥眉,青龍目,鬢如濃雲、髯如飄絮、道貌岸然,仙風道骨。
此人一出現,高坡山壁上下皆是齊齊俯首恭迎道:“弟子恭迎掌派師尊下駕。”聲音洪亮,貫徹山谷。
那中年男子拂了拂手,說道:“諸仙平身。”
“三年已去,我青城弟子想必人才輩出,今年吾雖不再收徒,然青山不可荒蕪,人才不可殆妄,吾今決議,今年拔頭籌者,可登天頂參悟三年,吾自親授道德。”
“師尊德善!”眾道仙齊聲說道。
仙童抬來仙椅,青城子坐罷,眾弟子皆是起身讓出凝翠臺的範圍,騰出了一塊十丈見方的空地。
老道擺動拂塵揚聲宣道:“掌派師尊已至,諸觀弟子自做好準備,丹鼎大會可以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