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青牛知道那三隻猛獸不傷人,但村裡人卻不知道,見到人熊、猛虎、巨型野豬進村,整個村子瞬間就炸了,躲的躲,出來應對的應對,小孩哭,大人點火放槍,如此舉動直接都給大青牛都幹蒙了。
而那三隻野獸,雖然懂了點事,但畢竟沒有成精,被村裡人一嚇也驚慌起來,因為前面有大青牛,所以不敢向村裡跑了,但卻一溜煙跑到了外面林子。
眼見如此大青牛好像也知道惹事了,下意識趁人不注意就溜回棚裡,當做什麼事也沒發生一般。而村裡人也沒有注意到這件事,見到將野獸驚走,這才鬆了一口氣。
不過讓人無奈的是,他們以為將三隻野獸驚走了,但第二天一早卻又發現三隻野獸又徘徊在村外,並且一人群一攆就走,不攆就回來,這可給村裡人急壞了。
而大青牛回去之後,想著尉遲真金不在,收小弟的事不能耽擱,再說老是進山也麻煩,所以直接暗中將三隻野獸留下,在村外面訓練起來。
如此這般,可是給村裡人坑苦了,嚇得根本沒人敢出去,就算結隊出去,也不放心將老弱留在村裡;而且經過大青牛的訓練,那三隻野獸也變精了,雖然還未成精,但村裡人下套都抓不住。
至於大青牛,這貨見村裡人和三隻野獸鬥智鬥勇,覺得有意思,還看熱鬧起來。
要不說妖就是妖,這大青牛就算跟了尉遲真金幾十年,不說其妖性,就說對事物的認識上,還是與人有很大的不同。
其實別說妖了,就是人也如此,都說一樣米養百樣人,這話可是一點不假。
因為每個人生活的經歷不同,接觸到的東西不同,就會塑造成不同的三觀,不同的認知。一家人兩兄弟,父母一樣的養大,但成人之後,三觀依舊不一樣,對事物的認知也不一樣。甚至一個人不同階段,對事物認知也會不同。
所以說人性是複雜的,也是多變的。
但無論怎麼複雜,如何多變,石頭就是石頭,不能是水,因為這是人類普遍的認知。
有些認知可以付諸於文字,形成為規章制度,甚至法律法規,但更多的認知是無形的,是言傳身教的,往小了說是家規家教,往大了說是道德品質。
所以一個人對事物的認知很重要,文字約束的只是一小部分,大部分的認知是無形的,而這種無形的認知更是重中之重。雖然是無意間塑造的,但關乎教養,關乎品德,更關乎後代。
當然認知不等同於規則啊,成人的世界裡玩就是不守規則!)
喜歡諸天爭道錄請大家收藏:()諸天爭道錄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