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南陳八皇子如此名聲遐邇, 更得皇帝寵愛,甚至幾次想要廢去元後所出的太子, 將他改立為太子的, 可惜沒來得及實行,就遇到亡國。
亡國那一年,南陳宗室幾乎被大周兵馬一網打盡, 只有這位當時才十三歲的八皇子, 領著兩萬殘兵殺出了都城, 一路向南。最後在南方一帶站穩了腳跟。當然, 站穩腳跟的主要原因是北朔入侵, 大周緊急調派兵馬, 裴翎去了北方。
但與這位八皇子陳玹的聰慧應變也脫不了關系。實際上在南陳被攻伐之初, 他就曾經上表皇帝, 要求派出使節團,聯絡北朔,共同夾擊大周的。
可惜南陳末帝為人庸碌無為, 並未採用這個建議,結果淪為了亡國奴。
南陳亡國之後,不少宗室殉國而死,包括那位素來孤高的太子殿下,不過末帝倒是沒有膽量自盡,估計還想著到了大周京城繼續過日子呢。
奈何連遭打擊,憂鬱成疾,加上寵妃自盡的刺激, 一病不起,在被押送北上的路上就一命嗚呼了。
退守南方之後,陳玹迅速稱帝,一邊領兵固守,一邊聯絡當地的蠻夷勢力,散盡金銀財貨,結交豪強。大周兵馬這十幾年裡組織了數次征伐,但始終沒有將這股勢力剿滅。
雖然在大周兵馬的持續打壓下,南陳殘黨的版圖在一天天縮小,從原本的六郡之地變成只有兩郡還在控制之中。但是人家就跟打不死的小強似的,而且還打通了烏理國這個後續。陳玹娶了烏理國主的女兒,更在老國王病逝之後,一舉將幾個王子趕盡殺絕,當上了新王。記得去年在宮中,還聽說烏理國內朝政不穩,反對勢力此起彼伏,如今就能派人來大周京城搞風搞雨了,想必是內政已經穩定下來。
秦諾捫心自問,如果自己十三歲遇到亡國慘劇,還真做不到這樣堅韌的地步,更別說翻盤了。
南陳小朝廷的內政,在陳玹的統領下,一直極為穩定,也許是大敵壓境,眾人反而團結一心了。南陳很多不甘心亡國的門閥貴族和有才之士,都想方設法跑去了南邊,投效這個小朝廷,所以陳玹的朝廷雖然小,卻人才濟濟,這些年對抗大周的攻伐,還著實出了幾個統兵之才。
對秦諾的贊許,霍幼娟表示不屑。“也許此人有梟雄之才,但若論為人,太過心狠手辣。”
“單從他能殺死同甘苦共患難的結發妻子,就可知其冷酷了。虧得那烏理國的公主對他一見傾心,為了他連自己親爹親兄弟都肯出賣。”
殺妻?秦諾眨了眨眼睛,在自己看到的資料上,陳玹的結發妻子,是南陳世家白氏的女兒。白家是南陳頂級世家之一,軍功赫赫,忠義無雙。
家主是當時的南陳水師總督,在國滅的時候陣亡沙場,只剩下一對年幼的兒女,跟著陳玹逃到了南方。讓秦諾意外的是,這對兒女,恰好也是一對雙胞胎的兄妹,跟自己和秦芷一樣。
稱帝之後不久,陳玹就立了白氏女為皇後。
讓秦諾關注的倒不是這位白皇後,而是她的哥哥白光曦,原本是陳玹的伴讀,跟著一起逃到了南方,雖然年輕,卻是這十年裡天下間迅速崛起的將星之一。曾經幾次打敗大周征伐的兵馬。裴翎閑聊的時候也曾經提起此事,說白光曦生不逢時,大有憐惜之感。
因為此人已經戰死沙場了。
那是南陳戰場的一場劇變,四年前,大周鎮南將軍府足足調動了二十萬大軍,想著將南陳殘餘勢力一舉殲滅,連續奪取了三郡之地,更陷落其都城,可惜還是功虧一簣。陳玹逃走了。
就是因為當時的白光曦率軍死守不退,給陳玹爭取了逃亡的時間。雖然最終自身戰死沙場。
之後陳玹帶著小朝廷逃到了極南的邊境線上,不久,白皇後就迅速病逝,陳玹又娶了烏理國的公主,從此打入了烏理國內中。
霍幼娟如此鄙薄陳玹,是懷疑白皇後之死太過湊巧嗎?
“一路逃亡,一個弱質女子,病亡也是正常。”秦諾提出道。
“白皇後可不是什麼弱質女子,根據我之前看過的資料,這位白皇後是通曉武功,弓馬嫻熟的,身體一直很好,怎麼可能皇帝沒死,她先死了呢。”霍幼娟不服氣。
“聽說南陳偽帝的小朝廷逃到烏理國之後,公主對陳玹一見鐘情,非卿不嫁。而陳玹又急著請求烏理國的收容和救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