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李明勇突然驚喜的叫了起來:“哎哎哎,你們快看,那兩條魚是不是要游出來了?”
兩人一貓聞言,循聲看了過去,果然見到一大一小兩只琵琶魚,搖頭晃腦的遊了過來,眼看著就要游出陣法範圍了。
柳夕和秋長生頓時屏息靜氣,凝神看向那兩只小魚,心也跟著提了起來。
陣法中已經只有六百條琵琶魚,要維持住九曲黃河陣,就註定一條琵琶魚都不能少。否則,九曲黃河陣不攻自破,且不可能靠自身修複。
九曲黃河陣在海底已經持續執行了一千多年,可見琵琶魚的數量一直沒有出現過差錯。
難道他們運氣這麼好,一來就碰到了小機率事件?
還是九曲黃河陣有什麼獨特的防範機制,可以應付此類事件?
李明勇興奮的說道:“你們不是說只要少了一條魚,這個什麼看不見的陣法就會失效嗎?這兩條魚一出來,陣法壞了,我們不就可以進去了?”
到達陣法邊緣,兩條琵琶魚並沒有半分猶豫和停留,魚尾一擺就出了陣法。
柳夕和秋長生睜大雙眼,視力運用到極致。可以說,此時兩人的視野之中,連千米之外一直蒼蠅的腿毛都能看清楚。
兩人觀察的重點,當然是那兩只私自行動,並且離開團體的琵琶魚。
結果兩只魚都沒有事,一前一後慢悠悠的遊走了。
柳夕和秋長生連忙將視線焦點落在陣中,然後兩人就看到海底沉船處有兩只琵琶魚肚子突兀的裂開了,有兩只更小的琵琶魚從肚子裡鑽了出來,歡快的在水裡遊動著。
原來是……自帶分裂。
不,確切的說,應該是雌雄同體。
柳夕突然記起來了,在圖書館看過一篇介紹海底生物的書籍,裡面就有琵琶魚的介紹。
琵琶魚的書面名詞叫做鮟鱇,種類很多,有的生活在淺水區,有的生活在深水區。淺水區的鮟鱇種類外表明顯比深水區的同類好看的多,有的甚至可以作為觀賞性魚類,價值不菲。
鮟鱇本身不是雌雄同體,而是分離的。
雄性鮟鱇生長在黑暗的大海深處,行動緩慢,體型比雌性小得多,又不合群生活,在遼闊的海洋中雄魚很難找到雌魚。然而它們一旦遇到雌魚,就會咬破雌魚腹部組織,鑽入其皮下,終身相附至死,雄魚一生的營養也由雌魚供給。
久而久之,鮟鱇魚就形成了這種絕無僅有的配偶關系。看上去很像是雌雄同體,但又不是真正的雌雄同體。
有意思的是,雄性鮟鱇如果始終找不到雌魚,它們就會自己變成雌魚,然後等待雄魚出現。
這個特殊能力很有趣,讓柳夕想起曾經在網上看到的一個段子。
說的是一個宿舍的男生晚上睡不著,然後一起討論要是自己變成了女生會怎麼樣?
有的說要體驗一下女生穿裙子的感覺,有的說要去女澡堂光明正大的洗澡偷看,有的說要自己先摸個夠……總之很不正經。
這個時候,大家發現只有室長沒有說話,於是大家催促他感覺說說,好讓兄弟們樂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