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蜀與商夷的關系,必然是繁花簇擁,如錦似霞般美好的前景……雖然,此時的卿白衣他是一丁丁點兒,一絲絲邊兒地都不想跟商夷有任何友好關系。
但是由不得卿白衣不同意,人家從天上給你砸下來一把黃金,你除了老老實實接著,還能怎麼辦呢?
往天上扔回去?把這些已經救出來了的細作送回大隋天牢去?
韜軻此舉的惡毒之處不止於此,南方三國……估且先把已歸了大隋的蒼陵暫算一國吧,畢竟蒼陵這地兒,離大隋有點遠……這三國能保持現在這種混戰局面的最重要原因,就是商夷未動,三國之間也未有任何一國投靠老大哥商夷。
韜軻這事兒,給出了一個極為強烈的訊號。
這訊號就是,商夷跟後蜀的關系,遠比跟蒼陵,跟南燕的要深厚得多。
而且,兩國有繼續深交合作的趨勢,不然,商夷有病啊?雖然西魏是塊爛肉,但也是肉啊,自己人都不救,扔了整個西魏來幫後蜀救幾個人,那必然是因為與後蜀的關系格外不同,才這麼做的嘛!
那麼,這個訊號會給南燕發出一個警告,後蜀是有靠山的,而南燕沒有,後蜀與南燕之間這場看似公平的聯盟的天秤有一些傾向,手握砝碼的後蜀那頭,沉了下去。
失去平衡的聯盟,是很容易崩潰的。
於石鳳岐來說,這種失衡正是他樂意見到的,他十分樂見南燕與後蜀關系破裂。
到那時候,南燕別無選擇,自然而然地會重新走向自己,他將重新擁抱南燕這個盟友。
所以,他答應韜軻的要求,並不僅僅是因為西魏那塊地方,更因為這個原因。
令石鳳岐覺得胸悶的原因在於,韜軻此舉的作用不僅僅是可以瓦解南燕與後蜀聯盟,還能逼著後蜀走向商夷。
如果後蜀真的與商夷結盟了,那對石鳳岐來說,將是一個巨大的災難。
所謂假戲真做便是如此,韜軻這一手玩得太大了,這樣類似恩賜一般的天大情意猛地砸向了後蜀。
能不能砸暈卿白衣無所謂,關鍵是要砸暈後蜀的臣子和百姓,讓他們覺得,如果後蜀再不與商夷親近結為盟友,那卿白衣這個國君就是置整個後蜀於不仁不義,水深火熱之中。
從天下掉在後蜀的黃金裡頭裹著的全是那啥玩意兒,卿白衣叫天罵地也沒辦法,憋著一肚子火地收著。
在此過程中,韜軻還不忘了坑一把南燕,安排的假刺殺,假伏擊,都是為了打擊後蜀臣民對南燕的信心……百姓,是不會知道這種層層陰謀裡的彎彎繞繞的,他們只能看到表面,用心去想了,也只能想到一點皮毛。
高階的博弈遊戲,是一潭永遠見不到底的深水,你永遠無法知曉,真正攪起湖面漣漪的,是哪一條魚,也無法得知,到底誰才是最後獲利的真正贏家。
表面上的輸,絕不是真的輸,唾手可得的贏,將是燃燒的火炭,燒得他屍骨無存。
在這一次的交手之中,除了南燕,幾乎每一個國家都得到一些利益,或多或少,或想要或不想要的區別而已。
認真說來,韜軻看上去的確挺厚道,雖然給每個人都餵了一口那啥,但是也給了每個人一顆糖……不包括南燕。
這種看上去厚道的手法,最是讓人難以招架,你接了糖,也就接了那啥玩意兒,你不接,你不止連糖都摸不著,還要沾得一身的腥騷。
所以,的確讓人,特別鬱悶,特別窩火,但又發不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