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金庸群俠傳》的續作《武林群俠傳》的時候,野球拳又被賦予了一種具體的拳意,那就是“料敵於先,先發制人”。通俗的說就是。你要出什麼招式,我一眼就瞧出來了。所以我不需要什麼招式,只要針對你的招式做出破解就夠了。
這種境界,又跟獨孤求敗的獨孤九劍所謂的“一劍破萬式”,“無招勝有招”的境界極其契合。
總得來說,這野球拳是脫胎於金庸武俠體系的,與獨孤求敗的武學理論極為契合的一個遊戲位面技能,充滿了東方武學經典意境流的特點:雲裡霧裡,不明覺厲。
然而主遊戲空間的技能體系裡,肯定不允許存在完全靠感性去定位的技能——感性這東西太操蛋了。一萬個人有一萬種感性。比如你說以我的感性,我認為這個拳法就應該能打爆地球,那難道主遊戲空間還真會因為你這操蛋的感性就給你這種活見鬼的能力不成?那不亂了套了!
所以在主遊戲空間的技能體系裡,對野球拳。也做出了一些明確的定位。
主遊戲空間的野球拳定位,明顯參考了與野球拳相關的幾個遊戲的設定。首先,主遊戲空間保留了野球拳沒有固定招式的特點,也保留了野球拳“料敵於先,先發制人”的拳意。
理論上而言,載入野球拳卡片與其說是學會了一套拳法。倒不如說僅僅只是學會了一種拳意罷了。而事實上,王逸塵之所以對這套拳法王八看綠豆看對了眼,也正是因為其拳意。
王逸塵所以會選擇學一套拳法,無非是為了彌補自己近身格鬥技能的短板。到目前為止,王逸塵真正拿得出手的武技,只有武聖刀法。但這套大開大闔,一往無前的武聖刀法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
別的不說,一旦手中的大刀出了點什麼問題——比如被弄斷了,或者被打飛了,那王逸塵的戰鬥力立刻就直線下降了。而事實上,王逸塵手中的大刀也不是沒被人打飛過。
而且在很多特定戰鬥環境裡——比如很狹窄的空間內,大刀這種笨重的武器,很容易受到限制。
為了彌補近身短打能力的不足,王逸塵跟張妍雅學會了二郎拳,而後又在食神位面內將其提升為了龍象二郎拳。但說實話,二郎拳這種講究招數的華麗拳法,的確不怎麼適合王逸塵的作戰風格,這套拳法在王逸塵手裡,發揮不出全部威力。
相反,野球拳這種沒有招式的拳法,更符合王逸塵的胃口。而且“料敵於先,先發制人”這種拳意,也很適合他王逸塵啊有木有?
王逸塵最引以為傲的,不就是他敏銳的戰鬥直覺麼?以他的戰鬥直覺,他的感知能力,他的靈魂體等級,用來玩野球拳的這種拳意,真是再合適不過了!
除了保留這一拳意之外,主遊戲空間賦予野球拳的第二個功能,便是極其簡單粗暴的增加攻擊者的出拳威力!
根據野球拳等級的不同,攻擊者的出拳威力會得到增幅,增幅幅度從最低的一倍到最高的一百倍,完全依靠技能效果本身來實現,毫不講理,毫無技巧,簡單粗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