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連成本都收不回,村裡很多人都改種其它作物,或者直接把地丟荒了。
“陳老伯,這塊瓜地,應該是你家的吧?”
“是啊!”陳老伯感慨,“我這一季種瓜,幾乎不用化肥,全是農家肥,所以瓜的個頭,比一般人的都要大。就是這農家肥太少了,家裡只養了一頭老母牛,沒有養豬……”
“陳老伯啊,你的農家肥,至少要提前半個月施才合理。現在是長瓜的時候,可營養反而被葉子吸收了大部分。”沒長瓜前,可盡可能的讓瓜苗多長些,長瓜後,肥料應該相對的減緩供應,這和種花生是一個道理。花生一旦落花後,不宜再施肥了,不然花生的枝葉會源源不斷吸取養分,進行二次,甚至三次開花,花生會結的不飽滿。冬瓜再長苗,接著開花,營養會傳送給其它小瓜。原先長的瓜,個頭會不夠大。
陳老伯咧嘴一笑,怪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後腦勺。他種了幾十年的地,自是知道農家肥見效時間長,肥效持久等特點,他就是捨不得他家的牛糞,現在不用,會白白浪費掉。他認為,牛糞堆放到明年,肥力會減少的。
據陳老伯介紹,他家種了八畝冬瓜,每一畝冬瓜遇到的狀況,都不盡相同。唐果現在看到的這一畝,是農家肥施多了,‘枝繁葉茂’,不遠處的一畝,是化肥施多,葉子枯黃,掉的厲害。再仔細一看化肥施多的瓜地,土壤狀況和在上下珠村見到相似,泛白泛白的,這是土地板結的明顯徵兆。
土地板結,還僅僅是一個方面,仔細一看,瓜的表面,被蟲侵蝕的十分厲害,葉子上還有各種病菌寄生。
地頭掛著好幾種農藥瓶子,這是陳老伯警告大家,他的瓜打了農藥。
見唐果將目光注意到農藥瓶子上,陳老伯嘆說:“現在的農藥,真是越來越假了,以前種瓜,打一到兩次農藥,保準各種害蟲死絕。現在呢,打再多都沒用。就說蚜蟲吧,剛打了沒幾天,又複活了。再有,都快立冬了,怎麼還有蚜蟲呢?”蚜蟲在春夏交接的季節,最猖狂。
看來陳老伯的疑惑真的很多嘛。首先,不是農藥假了,而是害蟲對農藥産生了抗藥性;其次,蚜蟲在這個季節出現,是因為它們産生了季節性變異,也許還和全球氣候變暖有關。
這些問題,可不僅陳老伯一個人會遇到,相信很多瓜農,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唐果心想一會要給全村人解釋的,他這會兒沒有必要先單獨向陳老伯,做過多的解釋。
“是啊,傳統的種植模式,也是時候淘汰了。陳老伯,你家這八畝瓜,都有幾個人一起種啊?”
唐果真擔心,只他和他老伴一起種。
“忙不過來的時候,女兒女婿會回來幫上幾天,兩個兒子在鵬湖市打工……”
情況和之前他們村是一樣的,都只剩下二老幹這活了。陳老伯最愁的,也不是兩兒子不願意種地,而是他們娶不到媳婦啊!用陳老伯的話來說,這得聽天由命了。
盡管才瞭解河朗村一位老伯,唐果就意識到,這河朗村的形勢不容樂觀,想帶領他們走上有機農業的道理,感覺比做珠寶生意還難。
(本章完)
21|50576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