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化星甲理論上就相當於一隻被馴服的星獸,隨便什麼人都能駕馭。半生命體的存在,能直接吸收星力,受傷後也能自動修復。能夠減少很多後勤環節。
聯盟和大秦帝國都覺得這是星甲的發展方向,都投入了海量的資金和人力。
雙方搞了數百年,生化星甲也造出了很多型號。但沒有一款能真正投入實戰。反而因為生化星甲的基因改造技術,衍生出各種各樣的問題。
還有兩次製造的生化星甲失控,導致了整座星域都成為了死域。慘烈無比的教訓,讓聯盟和大秦帝國先後停下了生化星甲的研究。
當然,生化星甲和人類克隆不一樣。生化星甲代表著更強力量,代表著無盡潛力。
聯盟和大秦帝國所以停止生化星甲研究,是因為付出了高昂代價,卻沒有多少收穫。這種消耗龐大國家都難以承受的。
生化星甲的專案,在聯盟被列為最高機密。所有技術資料都被封存起來。
聯盟政府並不是放棄生化星甲,當然不會立法禁止。但聯盟政府絕對不允許其他組織或個人私下研究。
這一千年來,聯盟政府又數次重啟生化星甲專案。但每一次收穫都不大。聯盟政府也不斷縮減投入。到了現在,生化星甲已經成為一個偏門體系。
由於地方星師世家做大,聯盟掌控力降到低點,各大星師世家不甘寂寞,就有一些世家開始搞生化星甲研究。
相比人類克隆,生化星甲並沒有被聯盟法律禁止,可危害性卻是人類克隆的億萬倍。。
聯盟能夠容忍偷偷摸摸搞人體克隆,卻不能容忍有組織私下研究生化星甲。兩者的性質完全不一樣。
簡單來說,人體克隆就想到私造火槍。是很危險,但危害有限。生化星甲,相當於私自制造核彈。對於整個國家,整個人類,都可能造成巨大威脅。
魯家雖然很有勢力,但在獵戶星域都不能稱霸,放在聯盟也只能勉強算是二流星師世家。距離一流世家差距極遠,和頂級世家更沒辦法相比。
生化星甲這種專案,原本不是魯家能碰的。但是,魯家的艦隊在外星域一次探險中,撿到了一艘飛艦殘骸。
飛艦殘骸上儲存著大量生化星甲技術資料。資料上的生化星甲技術已經相當完善,只是還有幾個技術難關沒能攻克。
這激發了魯家的野心,他們召集了一些科研人員,照著資料建立了零三號基地。
魯家在這個專案上也投入了幾千億星幣。可以說家族一大半收入都扔在了裡面。忙乎了幾十年,一個技術難關都沒攻克。
只是按照技術資料,造出了一個生化核心。
當然,基地做了那麼多試驗,對於生化核心也做了一些改良。但距離攻克難關還差的很遠很遠。
生化星甲簡直是燒錢的黑洞。投入多少都難以得到反饋。這種大專案,也不是魯家能玩的轉的。
魯家首腦們也意識到這個問題,他們逐漸減少對專案的投入。只是這麼大基地放在那,不運轉又覺得說不過去。
所以,基地還維持著運轉。相關的試驗也還在進行。只是資金投入大量縮減,連主持者都換成了魯銘。
魯銘到是心有大志,一心想幹成大事。他來了這幾年瘋狂折騰。沒有合適的試驗品,他就到處擄掠星師。沒有錢就賣各種違禁品,包括倒賣星甲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