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麼一想,方文秀更佩服崇拜高正陽了。
其他人也大都這麼想,對高正陽也都多了幾分敬佩。就算原本有些懷疑高正陽的,也都轉變了想法。
“明明是自己佔理,這和尚也承認了,可眾人怎麼一副是他錯了表情!”
石煉更生氣了,他本就沒什麼口才,更沒有急智。被氣的頭昏腦脹,更不知該說什麼。只是一張臉漲的愈發紅了,簡直像火燒的一般。
高正陽更是好笑,和高手廝殺相比,逗弄普通人也是很有趣的。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高正陽輕吟一句陶淵明的詩,才道:“採花本是雅事,做個採花僧又有何妨。”
這世上當然沒有陶淵明,更沒有這首著名的田園詩。
兩句詩淳樸自然,清新雋永,不見一絲雕琢痕跡,頗有禪意。
甲板上的眾人,哪怕沒有多少欣賞水平,也能感受幾分詩的意境。
一時間,俱都無語。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方文秀低聲唸了一遍,大眼睛更亮了。
人族以武立國,最重武勇。但萬年的發展,文化方面也有了深厚積累。只是相比較武道法術而言,文學地位始終要低一層。高正陽記憶中那些古代詩詞拿出來,足以秒殺一片。
這個時候,隨便拿出兩句來。果然,就引得眾人一片傾慕崇拜。
石煉也被震住了,他是討厭高正陽,但基本的欣賞水平還是有的。這兩句詩哪怕不是高正陽寫的,也足以展現高正陽的文學境界。的確是他所不能比擬的。
但石煉還是不服氣,剛才高正陽說話時那表情神態,絕對是色迷迷的不懷好意。
石煉也清楚,現在說什麼都沒人會信了。
旁邊方文秀忍不住了,問道:“大師,這詩是誰做的?”
高正陽合十胸前謙遜的道:“是貧僧遊戲所做。讓諸位見笑了。”
眾人聞言又是一陣驚歎,有才華的人總是會得到尊重。何況高正陽賣相極佳,讓人無可挑剔。
能在這種普通的客船上,遇到這樣的高僧,眾人都覺得很榮幸。等回到家裡,又有的刻意吹噓了。
“我不寫詩,我只是詩詞界的搬運工……”高正陽在心裡暗暗調侃,這種抄詩完全沒心裡負擔,只會讓他覺得特別爽。
站在甲板側方的一個水手,特別認真的打量著高正陽。同時默默的記住了這兩句詩詞和“悟空”這個法號。
他們這些人,有一個職責就是專門負責收集各種訊息。像高正陽這樣特殊的人,必定會在檔案上記錄一筆。
高正陽一鳴驚人,立即成為了眾人的中心。
不少人紛紛上來請教高正陽一些佛經問題,高正陽也都耐心的一一回答。
高正陽並不精通佛法,但他看了太多的心靈雞湯。掛著佛經賣雞湯,那滋味絕對酸爽。
眾人哪聽過這個,一個個被說的心悅誠服,就差淚流滿面了。
當場就有人磕頭禮拜,說什麼都要奉上錢財,請高正陽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