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淡穠放下心來,想了想和她說:“不能確定,但好像確實來了個人。”
——只是不知道這個人是不是準備偷偷地來、再偷偷地去。
孫奵心像被羽毛撓了一下,見林淡穠也不清楚,不禁又氣又惱:“啊,好想立刻知道啊!哎,要是我能知道天底下所有的事情就好了!”
林淡穠被她逗笑。
但她知道,孫奵是真的這麼想的。生於公侯府,在富貴鄉裡長大,她非傳宗長孫,無有壓力;而在三房的小家裡,父母恩愛,又疼惜這幼女,只望她順心。孫奵年紀尚輕,即便教養再好,終究還有些跳脫。
——喜熱鬧,也愛和人聊天,對這世界充滿著好奇,想和朋友討論一切事情。
林淡穠覺得很可愛。
而且孫奵雖然有些八卦,但她的分寸也握得極好。和她在一起,聽她說些事情和天真的評語,竟也很快樂。
孫奵不知想到什麼,忽然說:“穠穠,你說會不會是上官氏來了?”
倘若是被皇帝退了婚的上官氏忽然來了,自然會讓文萱郡主大吃一驚。
林淡穠想了想,說:“倘若是上官氏來了,魏公子不至於是那個表情。”
孫奵順著她的思路,覺得有理:“那會是誰呢?”她思維跳地飛快,想到上官氏,就又說起上官氏的事情:“穠穠,你說上官氏真的會被退婚嗎?”
林淡穠搖頭,這種事她怎麼能知道。
孫奵嘆息:“從來沒有過這樣的道理,父親定的親事被兒子給退了;皇帝聘的皇後,只差最後成禮了,卻被皇帝拒在門外。”
林淡穠也跟著嘆息:“哎。”
孫奵小聲說道:“我覺得這樣不是很好。”
林淡穠也小聲回道:“我也覺得這樣不好。”林淡穠不覺得自己摻和進了這些事裡,即便知道陳衍退婚的緣故應當是想要彌補前世,她也沒有絲毫的代入感。和孫奵一塊兒想想被退婚的上官氏,不免心生同情,共同譴責渣男!但兩人用詞都十分小心,只說“不好”。
孫奵如逢知己:“倘若真退了,豈不成了天下笑柄?”她是說的上官氏,但卻不好直呼其名。
林淡穠也覺得皇帝任性,忍不住又嘆氣。
孫奵:“還起了個壞頭!”天子當為萬民表率,做了這樣的事情,豈非壞頭。
林淡穠覺得有理。
孫奵思考問題一直追本溯源,不禁好奇:“只是不知道這裡面有什麼緣故?”
林淡穠已經完全忘記自己可能就是緣故了,她下意識追問道:“難道沒有人知道嗎?”
“不知道,就是忽然說要退了。”孫奵搖頭,興致勃勃地又講一遍:“據說,皇帝是忽然下的令,直接叫得停。沒有經中書、門下,這可是從來沒有的事情呢。陛下一直倚重他們,但這次居然一點也沒有問,直接下達到了禮部。”
當朝是三省六部之制,三省是中書省、門下省,尚書省。中書省之職為制定政策、草擬詔敕;門下省則管審核複奏,尚書省設六部,為執行。皇帝以此三省總攬全域性,涉天下事。
但這三省六部制之設立也頗多曲折,優缺不論,只說經過。古代政治制度的變化幾乎可以以相權與君權的消長來囊括。丞相制度幾乎貫穿了整個封建制度的始終,其時而強大、時而弱小,但從未消失。時代車輪走過,終究是以“相權衰竭,君權登頂”為終結。而此時正處於這樣一個極關鍵的轉折點。
前朝是相權獨大的,丞相幾乎將天下職權都攬了過去,皇帝反成了擺設,世人只知宰相而不知皇帝。世家便是這種相權獨大的産物,其中王謝兩家便是前朝宰相出的最多的兩戶人家,餘威到今時仍不能滅。後前朝被滅,皇帝無欲再有世家,想要分相權,故有了三省六部制的雛形。但世家如何能夠心甘情願將到手的東西送還,便展開了陳氏與世家長達數朝的爭鬥,皇權漸漸佔了上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