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江自東流> 武烈本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武烈本紀 (2 / 2)

聯軍伐董

主條目:董卓討伐戰

初平元年190年),關東諸侯起兵討伐董卓,孫堅在長沙起兵會盟。荊州刺史王睿與武陵太守曹寅不和,要孫堅殺死曹寅才出兵。曹寅怕被殺,偽造王睿的罪狀檄文,讓孫堅有殺王睿的證據。孫堅中了曹寅的圈套,打算擒拿王睿。欲殺睿時,王睿問:“我有)何罪?”孫堅答道:“坐無所知。”你的罪過就是什麼都不知道。)王睿便吞金自殺(把生金削到酒中,然後灌下)古書載:生金有毒)。後南陽太守張諮因孫堅軍過時不加以奉承,孫堅便假裝送牛、酒給張諮,邀張諮大宴。假意跟張諮把酒言歡。趁張諮酒酣時,故意叫長沙主簿入內問說:“前移南陽,而道路不治,軍資不具,請收主簿推問意故。”主簿說:“南陽太守稽停義兵,使賊不時討,請收出案軍法從事。”張諮十分恐懼,欲離開時被列陣於帳篷四周計程車兵封鎖,被拖出斬了。

所向披靡

後孫堅率軍前到魯陽,盟於袁術。袁術立即上表,行孫堅破虜將軍,領豫州刺史。故孫堅又稱“孫破虜”。冬天,孫堅派長史公仇稱回州督促軍糧,於城門東外設帳幔,邀請官屬為仇稱設宴送行。剛好董卓軍數萬步、騎突然出現,但孫堅仍在行酒令、談笑自若,整頓部曲,命他們不可妄動。後來董軍騎兵漸到,孫堅才起來,徐徐率軍入城,對他們說:“向堅所以不即起走,恐兵相蹈藉,諸君不得入耳。我所以不立即起來走避,是怕士兵互相爭先,令各人反而不能入城。)”董卓軍見孫軍整齊,不敢攻勢而歸還。

後孫堅改屯梁東,而董卓派徐榮、李蒙四出虜掠,與孫堅在梁縣發生遭遇戰,孫軍大敗,孫堅與數十騎突圍而走。因為孫堅喜歡用紅色的頭巾,被董軍認出,便脫下來給了近將祖茂戴上,引開徐榮軍騎兵,孫堅則由小路逃出。祖茂被敵軍追得困迫,便下馬將頭巾放在一條燒過的柱上,自己則隱藏在草堆中。騎兵看見頭巾,以為是孫堅,便將頭巾重重圍繞,到近看才發現是柱,便離去。孫軍大多兵將被俘,更以殘酷手段所殺,如潁川太守李旻就被烹死,其他士卒則以布纏裹,吊起倒立到地,用熱油灌殺。

斬殺華雄擊退呂布

初平二年191年)初,孫堅收複散兵,屯兵陽人,董卓便派胡軫為大督護、呂布為騎督及其他多位都督,率五千步騎攻擊孫堅。胡軫揚言要斬殺一個長官,做為整肅軍紀手段,各都督聽到後都十分討厭他。當到達離陽人城數十裡的廣成已是黃昏,兵馬疲乏,又受董卓節度,便下紮喂馬、休息,準備在夜裡出發,次日早上攻城。各將領討厭胡軫,想要破壞他的計劃,呂布等便揚言陽人計程車兵已走,應立即追擊。胡軫立即出兵,但原來孫堅軍已整頓守備,董軍無奈,加上吏士饑渴,人馬疲乏,唯有就地休息。呂布又大喊敵人偷襲,全軍混亂,棄甲逃走,騎失馬鞍。逃出十多裡外,才發現沒有敵人,剛好天亮,便舍回兵器,想再攻城,可是軍隊已被孫堅軍發現,加強了城池防守,胡軫等唯有撤退。孫堅出城追擊,大敗敵軍,斬殺都督華雄等人。[4]三國演義為戲劇效果移花接木給關羽)因而造出了溫酒斬華雄。

大敗董卓

孫堅大敗董卓軍,有人便向袁術進言:“堅若得雒,不可複制,此為除狼而得虎也。”袁術心疑,便不運軍糧給孫堅。孫堅便連夜趕回魯陽,嚴辭切責袁術,且說上為報國討賊下為報袁公路族人之仇[5]袁術聽完後心理逐漸愧對孫堅,覺得孫堅說得也對,因為袁術的族人袁隗曾經在長安遭殺害,立即排程孫堅軍的糧草及軍械,孫堅亦回到陽人。

董卓知道孫堅厲害,便派李傕遊說孫堅和親,更稱可以令其子弟們擔任刺史、郡守,但孫堅大罵董卓,孫堅一身正氣,[6]並立即進軍大谷,董卓親自率兵與孫堅在先帝陵墓間發生戰鬥,董卓敗走,移屯澠池,另在陝集兵。孫軍便進入洛陽宣陽城門,擊退董卓軍殿後的中郎將呂布,並掃除宗廟,祠以太牢,孫堅祭祀天地後,分兵出函谷關,到新安、澠池防禦董卓軍。董卓對長史劉艾說關東軍就只有孫堅才是值得注意,要各路人馬留意。便留董越屯兵澠池,段煨屯兵華陰,牛輔屯兵安邑,其他將領留守各縣,對制衡山東,自己則出發向長安。而孫堅得不到各路諸侯支援,於修繕各陵後,便率軍還魯陽。

將星殞落

雖然先鋒隊孫堅軍攻進了洛陽,聯軍的諸侯卻各懷鬼胎,故意按兵不動,且飲酒作樂,作為先鋒隊的孫堅,始終得不到聯軍大營各路人馬的支援,得知天下之勢已經由諸侯對抗董卓轉為各自割據勢力,在沒有多大的成果下結束了董卓討伐戰。《資治通鑒》記載率先進入洛陽的孫堅軍拾獲了傳國玉璽[7],但是後來被袁術劫持孫堅妻吳夫人以奪取,作為稱帝的憑據[8]。

初平二年191年)四月,孫堅在袁術命令下征伐劉表的荊州,黃祖敗走,逃到峴山之中,孫堅追擊之。黃祖伏兵從竹林間發射飛矢,孫堅中箭,腦漿逆流身亡,享年三十七歲。[9]

子建吳國

初平二年191年),孫堅身故之後,長子孫策本當承襲父親爵位烏程侯),但孫策讓之於四子孫匡承襲。[10]

建安三年198年),孫策成功平定江東,建立起江東政權。建安四年199年)孫策率軍討伐黃祖,迫使黃祖隻身逃走。孫策死後,次弟孫權繼業。建安八年203年),孫權率軍戰黃祖失利損兵折將淩操。建安十三年208年),孫權再次率軍征伐黃祖,大將呂蒙打敗黃祖水軍,而淩統則攻克江夏守軍,孫權軍大獲全勝,黃祖被孫權配下騎兵馮則所殺,並奪取江夏為領土。

黃武八年229年)次子孫權正式開國國號為吳稱帝後,追諡其父破虜將軍孫堅為“武烈皇帝”,追諡其母孫破虜吳夫人為“武烈皇後”,追諡其兄討逆將軍孫策為“長沙桓王”,並冊封長子孫登為皇太子,孫策子孫紹為吳侯。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