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江自東流> 明帝本紀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明帝本紀 (1 / 2)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魏明帝曹叡206年-239年1月22日),字元仲,沛國譙縣今安徽亳州)人,魏文帝曹丕長子,母文昭皇後甄氏,三國時期曹魏第二位皇帝,公元226年-239年在位。曹叡能詩文,與曹操、曹丕並稱魏氏“三祖”,文學成就不及曹操、曹丕。原有集,已散佚,後人輯有其散文二卷、樂府詩十餘首。

黃初七年226年)五月即位,在位期間指揮曹真、司馬懿等人成功防禦了吳、蜀的多次攻伐,並且平定鮮卑,攻滅公孫淵,頗有建樹。然而統治後期,大興土木,耽於享樂。景初二年238年),曹叡病逝於洛陽,時年三十四歲,廟號烈祖,諡號明皇帝,葬於高平陵。因其臨終前託孤不當,導致後來朝政動蕩。

曹叡從小得到祖父曹操的喜愛,常令他在左右。曹叡年幼聰慧,曹操覺得他異於尋常,說:“你可以繼任我第三代的基業了。”在朝會宴席上,也經常叫他與侍中近臣並列。曹叡好學多識,對律法特別留意。

延康元年220年),曹丕繼位魏王。曹叡十五歲,被漢獻帝封為武德侯。

黃初二年221年),封齊公。由於生母甄氏冒犯了父親曹丕被殺,曹叡被貶為平原侯。[2]

黃初三年222年),封為平原王。

在立儲一事上,作為長子的曹叡並沒有得到父親的青睞。先前文帝登基時,特別寵愛皇子曹霖,旁敲側擊地詢問安國亭侯衛臻:“平原侯怎麼樣?”衛臻稱曹叡才德兼備,而閉口不言其他。[4]

後文帝因其皇後郭氏無子,詔令曹叡過繼給郭皇後。但曹叡因生母死非善終,內心憤憤不平。後來不得已,開始恭敬地侍奉郭後,每日早晚都往皇後宮中定省問安。郭後也因自己無子,對曹叡更加慈愛。文帝認為曹叡先前既有不滿,便想立舊妾徐姬之子京兆王曹禮為嗣,故太子之位始終未定。[5]

曹叡在自己府中,往來的家臣官吏、師長朋友,一律選取品行正直的人充當,互相匡扶,勉勵矯正。處理事務時小心謹慎,避免遭到責罰。侍奉文帝和郭後十分孝順,以此博取文帝的歡心。[6]

據野史《魏末傳》記載,曹叡一次隨文帝狩獵,見到母子兩鹿。文帝射殺了鹿母,命令曹叡射殺子鹿,曹叡不從,說:“陛下已經殺掉了母鹿,臣實在不忍心再殺掉它的孩子。”說完哭泣不已。文帝於是放下弓箭,深感驚奇,而確定了立曹叡為太子的心意。[7]

黃初七年226年)五月十六日,文帝病危,立曹叡為皇太子,託孤於曹真、司馬懿、陳群、曹休等人

黃初七年226年)五月十七日,文帝駕崩。年輕的曹叡在洛陽即位,是為魏明帝。在曹真、曹休、陳群和司馬懿等人的輔佐下,開始了他十二年的執政生涯。

曹叡即位後,尊太後為太皇太後,皇後為皇太後,追諡其母甄夫人曰文昭皇後,封其弟曹蕤為陽平王。同年八月,孫權進攻江夏,江夏太守文聘堅守。朝臣商議發兵救援,曹叡則認為孫權的軍隊擅長水戰,這次之所以敢於不用水戰而轉到陸上攻城,不過趁文聘防守不嚴而突然襲擊,今已相持,則不會持久。”在這之前,曹叡曾派治書侍禦史荀禹慰勞戍邊將士,得知吳軍進犯的訊息,便在去江夏的路上沿途召集各縣兵馬,加上自己身邊的騎從衛士共計步騎兵千餘人。抵達江夏城外,荀禹指揮軍隊借山勢舉火向吳兵發起攻擊,吳軍果然撤退。[9]

辛巳,曹叡封皇子曹礒為清河王,東吳將軍諸葛瑾、張霸等又率部進犯襄陽。撫軍大將軍司馬懿指揮魏軍大破吳軍,斬張霸。徵東大將軍曹休也在尋陽擊敗了其他東吳軍隊。朝廷一一論功行賞。十月,曹礒病逝。十二月曹叡大封群臣,封鐘繇為太傅,曹休為大司馬,曹真為大將軍,華歆為太尉,王朗為司徒,陳群為司空,司馬懿為驃騎大將軍。[10]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