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夫人步氏,江蘇淮陰人。為人謙讓,深得寵愛。赤烏元年,238年初去世,閏月初一,策命追贈為皇後,葬於蔣陵。
孫權夫人王氏,山東臨沂人。孫權病重時,王氏面露喜色被責怒,不久憂懼而亡。
孫權夫人王氏,河南南陽人。嘉禾年間得寵,生孫休。孫和為太子時被逐出後宮。後到湖北公安去世,葬於該地。
孫權夫人潘氏,浙江餘姚人,孫亮母親。251年,立為皇後。但其生性忌妒,喜歡奉承,樹敵不少。孫權病重,她企圖學呂後,但因照顧孫權過度勞累得病,被眾嬪妃勒死於病床上,後事敗露,牽連處死有六七人。孫權旋即病故,二人合葬於蔣陵。
孫權夫人袁氏,袁術之女,平生有操守節行。步夫人去世後,孫權有意立之為皇後,因無生育,堅決推辭。但與潘氏仇深,與眾嬪妃合謀害死潘氏,不久被追究處死。)
孫亮夫人全氏,全尚之女。252年4月立為皇後。258年9月,孫亮被廢,舉家遷往湖南零陵,旋即被追殺而亡。
孫休夫人朱氏,朱據之女。永安五年,262年立為皇後。孫皓繼位後的甘露元年,265年7月,被逼迫而死,與孫休合葬於定陵。
孫和之妻何姬,江蘇句容人,孫皓母親。孫皓繼位一月後,升為皇太後。孫吳末年,社會混亂,何氏一族霸道,民眾皆認定是何氏家族所為。
孫皓夫人滕氏,原太常卿滕胤的族女。孫皓繼位,立為皇後,卻與皇太後何姬不合。天紀四年,280年隨孫皓遷入京都洛陽。
卷五十一宗室傳第六
孫靜,字幼臺,孫堅幼弟。協助堂侄孫策奪取了會稽郡,升為奮武校尉,因留戀家鄉,不再徵戰。孫權時被升為昭義中郎將,育有五子,後死於蘇州家中。
孫瑜,字仲異,孫靜次子。建安十一年,206年,與周瑜同戰獲勝,後與孫權抗衡曹操。好讀古代典籍,戎馬不斷。215年去世,時年三十九歲,育有五子。
孫皎,字叔朗,孫靜三子。輕財好施,善交際,與諸葛瑾要好。快三十歲時,因與甘寧交惡後結為好友。擒殺關羽有功,219年去世,育有二子。
故事:在江淮時的一次宴會上,孫皎與眾將領喝酒。甘寧藉助酒力,叫嚷著要求到呂蒙軍團去。孫皎一聽極為不滿,二人隨即大吵起來。甘寧憤憤不平,但也甘心。不久,孫權得知後,就寫信責備孫皎,說你都快三十的了,要懂得帶兵要寬厚,才能獲得將領的擁戴。甘寧這人雖粗魯點,但不失為一大丈夫,你不可再在酒後欺負他了,你好好去認個錯,對此我非常難過。
孫皎接信後,十分後悔,急忙上書請罪。之後,二人結為好友。
孫奐,字季明,孫靜四子。219年統領了哥哥孫皎的部隊,兼江夏太守。好讀書,部下子弟有十餘人因讀書而入朝為官。後升揚威將軍,封沙羨侯。嘉禾三年,234年去世,時年四十歲。其子孫承死於243年,無後。
孫賁,字伯陽,孫堅同母兄長之子,早年成孤兒,孫權堂兄。隨叔父孫堅起兵徵戰四方,數有戰功。建安十三年,208年升為佂虜將軍,仍任豫章太守。219年去世。其子孫鄰為威遠將軍,249年去世。
孫輔,字國儀,孫賁弟弟,自幼兄弟二人相依為命。協助孫策平定三郡,作戰身先士卒,後昇平南將軍,兼交州刺史。後與曹操私通,被孫權關押,數年後去世。
孫翊,字叔弼,有名孫儼,孫堅三子。勇猛果敢,頗有兄長孫策風範。建安八年,203年,時年二十升為偏將軍兼丹揚太守。後被衛士邊鴻殺害,邊鴻當即被處死。
孫匡,字季佐,孫堅四子。年少被推舉為孝廉和茂才,二十餘歲就死了。其子孫泰,是曹家外甥,任長水校尉。嘉禾三年,234年隨孫權攻新城,中流箭而亡。
孫韶,字公禮,伯父孫河,本姓俞,孫策賜姓孫,吳國人。出任將軍,留守京城。孫權稱帝,任鎮北將軍。身高八尺,儀表堂堂,善軍事,兼領幽州牧。赤烏四年,241年去世。
孫桓,字叔武,孫河之子。數有戰功,任建武將軍,封丹徒侯,管理安徽當塗的軍事事務。在安徽和縣,建造了抵擋曹軍的橫江塢,未幾,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