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十州笑:這不是你宿敵嗎?我才是躺槍好吧。
到了考號之後,謝十州第一件事仍然是打理考號。
這個考號比之前鄉試時好,不透風不漏雨,離廁所也不遠不近剛剛好。
不過也就好這麼多了。
貢院的考號都是一個樣式的,不存在他的考號就比別人多些什麼。
火盆點燃,火爐燒好,放了薑片、鹽、肉類的粥熬上,待身體暖和一些之後,謝十州把毛皮做成的褥子撲在床板上,地面上也鋪上毯子。
會試檢查得嚴格,在進門時,衣服和被子的夾層都會被劃開。雖說打過招呼之後檢查的人會稍稍寬鬆一些,但也不可能不檢查。因此謝十州收拾的考試行李中,被子和厚衣服全是毛皮和毯子,沒有夾層,免了衣服被褥被劃口子的窘境。
謝九州想出這麼個奢侈的主意之後,謝十州一幹好友也跟著模仿。都是一群壕。
這種應對方式,普通小富階層都做不到。當謝十州等人被檢查,旁觀許多人一邊心裡很不是滋味,一邊暢想會試得中之後自己的生活。
謝十州盡全力把自己的考號佈置的舒適暖和之後,才開始慢吞吞的一邊磨墨,一邊看題卷。
會試考試內容和鄉試相同,題量也一致。
雖只與會試相差了一段時間,但謝十州對四書五經內容的理解又深刻了不少,在著書的過程中,謝十州經常接受老師以及其他大儒的指點,再加上謝九州經常和他談論朝中大事,讓他的著書也越發順利。
與詩詞需要靈感不同,文章更需要的是底蘊,是思想。
文章表現辭藻的方式就那麼幾種,讀了這麼多年書,若想把文章寫得花團錦簇,對所有舉子而言,都十分容易。
而流芳百世的文章,總會有作者自己的思想在其中作為支撐。即使時間流逝,這種文章的辭藻表達方式並不再流行。但作者的思想卻如同長明燈一般,讓文章在歷史的長河中,熠熠生輝,永世不滅。
科舉的文章是戴著鐐銬跳舞,當然不太可能達得到傳世的程度。但好文章和差文章的區別,在於作者的思想,卻是毋庸置疑的。
到了能參加會試的這種程度的學子,對文章的把握已經是駕輕就熟。
謝十州論文筆,自認不輸於任何人。
考試時,心態也是很重要一環。
如謝十州如此自信,全程淡定,看到題目時便不急不躁的回憶起關於這題目所有相關的資料,慢慢篩選後迅速破題,提起筆,在草稿紙上打好草稿之後,文章洋洋灑灑,一揮而就。
四道四書題,三道五經題,題量雖大,但謝十州此時狀態極好,文思敏捷,如同泉湧,只一上午,就擬定了七篇文的大綱,再一下午,就將四書題全部寫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