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梟獍徒> 第6章 革職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6章 革職 (1 / 3)

<!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元和元年冬至前夕,正是蕭尋章初次提出修建庶妃廟的日子。其年,先帝遽然病逝,幼主匆忙登基,朝野內外各懷鬼胎,隱隱有禮崩樂壞之勢。

攝政王一舉一動,無疑是油珠落滾水,激起千層浪。

四年前口誅筆伐尤勝今朝,當真是為了維護正統嗎?恐怕不見得。見到廣廈將傾時,或許更想釜底抽薪。

無才的祿蠹們吃得腦滿腸肥,蕭尋章重典治亂,殺一儆百。

而彼時彼刻,恰如此時此刻。

一滴汗自鄧易的額角滑落,當年蕭尋章藉此事革職了一大批有名無實的寄祿官,雖然可惜,但好在沒觸及到核心。

如今已是元和四年,關於此事也可堪稱一句積年舊怨。依其脾性,還不知會如何發作。

蕭尋章眯起眼睛,朝堂肅穆。

良久,蕭尋章開了口,說:“柳禦史,正五品禦史中丞,目無尊卑,上行下效。即日責令禦史臺內,五品以下無職寄祿官發還原籍。”

柳禦史冷哼一聲,無視了身遭窸窸窣窣的響動。

蕭尋章繼續說:“考課院職在審官,現禦史臺文官名不副實,偏聽偏信,東院難辭其咎,無職寄祿官一律革職,其餘職司,年後述職。”

“財權分設三司,意在互查互究。如今雖是度支司出了岔子,戶部、鹽鐵二司也難辭其咎,責計相在內,三品及以下官員,冬至日後,閉門自檢。”

“至於祀部麼,我想,許是人員冗雜,使得周卿分神管理,而無暇去翻閱前史,這才來朝堂上巴巴地討示下。周卿一片赤忱,本王自當體諒之。”蕭尋章悠悠地說道:“諸卿莫怪我管窺蠡測,只是朝綱一體,想來並非只有祀部如此。不如讓樞密院來朝督暮責,清理清理有礙觀瞻的國賊祿鬼。”

......

早已過了午時,斬首令牌卻還沒丟完。

丹陛下擺上了桌案,幾位秉筆太監馬不停蹄地寫著。筆墨未幹便送到太後面前,蓋上了印璽。

詔令說畢了,蕭尋章瞥了位列群臣前作壁上觀的陶相一眼,感慨道:“邦有五蠹,道阻且長哪!”

他靠著椅背,恢複了一如往日漫不經心的淡漠模樣,對辛倫說:“辛公公,無事退朝吧。”

眾臣行禮告退,蕭尋章起身,沖簾後似笑非笑地睨了一眼,溫聲說:“多謝了。”而後懶懶散散地走下丹陛,落在最後向金鑾殿外走去。

他邁步下了九尺臺基,不緊不慢地喊了一句:“陶相留步啊。”

陶道常駐足側身,默不作聲地看著蕭尋章走到自己面前。

他冷冷地說:“臣僚百官已是人人自危,王爺還要同我秋後算賬嗎?“

陶相此言一出,方才放緩步伐欲窺聽一二的朝臣不約而同地陡然疾走開來,生怕攝政王餘怒未消,再殃及了他們。

蕭尋章說:“我替丞相將禦史臺一幹烏合之眾料理了,陶相不感激我就罷了,怎麼反倒還怪罪起來了呢?”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