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劉徹再一次睡著。
夢裡, 皇帝徹剛得知阿嬌的死訊,他想到的頭一件事便是廢後的帛書。嗯,既然皇後不在了, 自然不必廢後,免得落下薄情寡義的名聲。若再有人猜測皇後的死因……更是麻煩極了。
皇帝徹命人悄悄把帛書拿回來, 他自己則故意遲一步趕到椒房殿。
此時此刻, 他的心裡思索的都是如何處理皇後忽然薨逝之事。首先,得安撫住姑母;其次,要對朝廷內外有所交代。嗯,皇後往日裡身子無恙,忽的一睡不起頗為蹊蹺。不管真相是什麼, 扯上一些神異之事,總不會有錯。最後, 皇後的葬禮該怎麼辦?涉及諡號、喪葬禮儀、葬在何處等等。
劉徹理智上知曉, 沒人敢拿皇後的生死開玩笑。感情上,他不相信阿嬌年紀輕輕,便命喪黃泉。
阿嬌有沒有可能服藥自、盡呢?不甘受辱,一死了之什麼的。以她原本的驕橫剛硬,做出尋死的舉動不是沒可能。一哭二鬧三上吊,不是沒有過。可幾年之間,她早生出一身綿軟的骨肉, 包裹著堅不可摧的一顆心。
糟糕的境遇摧毀不了她。知曉失去皇後之位,她不會自怨自艾, 只會冷靜地思考:出宮別居,要怎麼樣才能把椒房殿的宮人們全部帶走呢?
嗯,庖人不能落下。
那就是有人要害阿嬌。
劉徹想到這一點的同時,皇帝徹也想到了。
他們倆懷疑的都是同一個人——衛子夫。
只看皇後之位空懸, 對誰更有利,就能知曉誰有動手的嫌疑。更何況,衛子夫身上有寵、手裡有權。滿宮裡有實力害皇後的,除她之外,只有王太後。
王太後沒理由害阿嬌。
衛子夫……如果有機會殺皇後,她一定會動手。皇帝徹不是不相信寵妃,而是除陳阿嬌之外,他信不過任何人的人品。瞧瞧吧!怯弱如劉寄,碰到良機,都敢搏一搏皇帝之位。別看失敗之後,常做出一副可憐巴巴的模樣博取同情。哼!要是讓劉寄奪得天子的權柄,同樣不會放過他的。
換位而處,皇帝徹的處境要是和衛子夫相同,定要想盡辦法取阿嬌代之。
皇帝徹招來韓嫣,“孤要知曉真相。”
韓嫣深深作揖,領命而去。
劉徹叫一聲妙!韓嫣昨日放出暴室歸家,皇帝徹沒有隻言片語傳出宮給對方。這是不願繼續觸怒王太後……至少在王太後還活著的時候,韓嫣不會再被啟用。至於未來?此時的皇帝徹還能記得韓嫣,以後怎麼樣不好說。
坐擁天下的君王,能用的人太多。無數人削尖腦袋往他身邊擠,怎會再給失寵多時的韓王孫機會。
阿嬌救韓嫣的命一次,又挽救韓嫣的政治生命一次。韓嫣不管出於對皇後的感激也好,還是出於重新站穩腳跟的考慮也好,都得拼命查出真相。
竇太主怎麼傷心難過,以至於差點犯上作亂、不敬君王不提,皇帝對皇後的深情總歸是叫人動容的。他半點沒怪罪岳母,還對皇後的家人多多施恩,連沒什麼存在感的堂邑侯陳午都獲得一份好處。
誰不嘆一句“少年夫妻,果然情深”,陛下做的“悼亡賦”真的好感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