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在名臣第七位的,是數年前戰死在草原的於崇。
於崇為拖住柔然大軍,死戰到底,力竭而死,被葬在了邊關,永遠留骨他鄉。女帝陛下追封於崇為忠勇侯,爵位世襲。今歲編纂名臣傳記,女帝陛下親自為忠勇侯於崇寫了一篇,一時傳為佳話。
再接下來,還有致仕數年的董尚書楊尚書等人。
不過,能被記進名臣傳記的,都是致仕的重臣。正當盛年居朝堂高位的朝臣們,暫時還沒被列傳記的資格。
有好事者在私下裡閒話議論,將來王瑾王丞相必會位列其中,禮部尚書陳瑾瑜,年過六旬依然在濟州做刺史的盧琮,執掌戶部的湯尚書,小楊尚書,中書令陸真,還有在新梁城裡大方光芒的盧若華盧郡守等等。
武將中也是人才輩出,劉恆昌秦戰孟大山陶大小田孫安,數不勝數。
明君能臣,一派盛世氣象。
還有一個不能不提的人,就是長寧侯崔渡了。
這位入贅的皇夫,為人謙遜隨和,行事低調,默默伴在女帝陛下身側,就如影子一樣。從不爭搶,卻如皎月一般,自有清輝。
他培育出了無數高產糧種,教匯出了諸多弟子,大梁的農部從無到有,直至和六部並駕齊驅。大梁百姓富足安樂,能吃飽飯不餓肚子,崔渡是真正的大功臣。
太子殿下今年二十有四,南陽郡主今年也已六歲了。
女帝陛下十分寵愛孫女,日常的繁瑣政務,交給太子和丞相和一眾尚書。得了空閒,女帝陛下和長寧侯親自帶著寶貝孫女出宮,去皇莊裡小住。
皇莊裡可以騎小馬,可以用彈弓射鳥,可以四處亂跑。
小小的南陽郡主玩得不亦樂乎,開心極了。
姜韶華一手抱著沉甸甸的孫女,神色輕鬆自若,笑盈盈地回宮。
接連忙了數日政事的太子殿下,面色凝重地來了:“母親,工部上了奏摺,今年河水升高了不少,得提前做好防汛防災的準備。”
這確實是一等一的大事。
姜韶華點點頭,還沒說話,太子便道:“我要親自去一趟江南,去督查水道河堤。”
姜韶華:“……”
她這個大梁天子,已經離京巡查兩回,第一次在外四年,第二回在外兩年多。巡查順便遊玩,自在快活愜意。
姜寧二十多歲了,整日悶在皇宮裡打理政務,還沒出過京城。
這麼一對比,她這個親孃確實有些過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