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風光熱鬧的鄭家,如今門庭寂寥。一堆管事僕婦穿著白衣在門口,卻沒迎來幾個弔唁的貴客。
現在的鄭家,人人避之唯恐不及,誰都不想沾。
趙公公代鄭太皇太后前來弔唁,安國公立刻迎了出來。鄭家所有老少一併出來相迎。
趙公公忙扶起安國公,長嘆一聲道:“國公爺請節哀。太皇太后娘娘驚聞夫人殞命噩耗,心中悲痛難過。娘娘不能親來,令咱家來弔唁,也來寬慰國公爺幾句。”
“有太皇太后娘娘在,鄭家就會安然無事。”
安國公短短一日間經歷了喪子喪妻之痛,一夜間冒了許多白髮,腰身佝僂,滿額皺紋,眼睛赤紅:“多謝趙公公。請公公回宮後,代我向太皇太后娘娘謝恩。”
趙公公點頭應了,扶著安國公進了靈堂,在鄭夫人的棺木前躬身行禮。
趙公公在鄭家停了約莫一炷香功夫,便回宮去覆命。
趙公公前腳剛走,後腳陳舍人便來了。
安國公一臉惶恐地相迎。
陳舍人待的時間更短,也沒有安慰安國公的意思,弔唁後便走了。
不過,天子肯派陳舍人前來弔唁,也算是對鄭家老少的一大安慰。至少,短期內不會尋鄭家的麻煩了。
果然,陳舍人來過之後,來鄭家弔唁的女眷立刻就多了起來。
本冷冷清清的靈堂,也終於有了些喪事該有的模樣。
還有些太皇太后黨的官員,也登門來弔唁。見了安國公,少不得要好言寬慰一番。
“鄭公子誤入歧途,走了岔路。萬幸朝廷大軍去的及時,豫州已經被平定了。沒禍亂到他處,也算是不幸中之萬幸。”
“夫人悲痛輕生,這等時候,國公爺可一定要撐住了。有太皇太后娘娘,有國公爺,鄭家就沒什麼大礙。”
生死麵前,名利前途權勢就不必提了,好歹沒被送去刑場鍘一刀。
安國公勉強打起精神應對。
到了晚上,王中書令親自登門弔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