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疼愛她的爹爹,百般反對這門親事,當初是怎麼對她說的來著。
‘海靖清為人雖然清廉,行事卻激進,他推行新政把這些世家貴族都得罪了個遍,先帝可不是昭武皇帝,能做到君臣兩不疑,等用完了這把刀,他一定會把海家推出去,給世家貴族們洩憤,海家絕不會有好下場的。’
‘你要為父眼睜睜看著教養的女兒,嫁進火坑嗎?我絕不同意你嫁給海家的兒子。大理寺正裴家二郎,對你一片痴心,他們家乃是世代侯爵,他乃家中嫡次子,不襲爵便不會出頭,他能力強,能給你優渥的生活。’
‘此事休要再提,為父已經同意了你跟裴二郎的婚事,你不嫁也得嫁!’
她痛哭一場,滿心的不情願,可事情已成定局,當時的她央求海家哥哥帶她一起私奔,可海家哥哥是正人君子,如何能做出這種事來。
為了海家哥哥,她那樣親密的好友徐家姐姐,斥責她背信棄義,可她又能如何,連私奔的法子都想了,可海家哥哥顧忌她的名聲,不肯這樣做,她又能如何。
最後是徐家姐姐嫁給了海家哥哥。
可誰都沒料到,他們僅僅成婚後四年,海家被抄,男的全部砍頭,女眷沒入教坊司。
她遠在洛京,聽聞了此事,差點暈厥過去,坐了好幾天的馬車,加緊行程去了西京,卻得知了噩耗,海家哥哥已經沒了性命。
她傷心欲絕,叫人多方打探之下,找到了海家哥哥的屍身,收斂埋葬了起來,又叫人去救徐家姐姐,至少將她從教坊司那種地方救出來。
誰知,她們去晚了,徐家姐姐在得知海家哥哥的噩耗時,就吊了房梁,跟著他去了。
到最後,她誰也沒能救到。
在那些天裡,她的夫君裴二郎一直都默默的陪著她,支援著她,哪怕她一直為海家哥哥而哭泣,也沒有表示一句不悅和反對。
經此一事後,她才真正安心下來,跟裴二郎好好過日子。
李嬤嬤嘆了一口氣:“誰能知道,當時如日中天的海家,居然會落的那個下場。”
二太太滿臉澀然,現在想起這件事,依然滿心難受。
“我今日在你們家學堂上,倒是看到一個孩子,眉宇間倒是頗有兩分明華年輕時候的模樣。”
二太太略一沉思,便知道她說的是誰:“老師說的是端硯那個孩子吧。”
“是,聽說是你兒子的枕邊人?你倒是很有眼光,這孩子不光模樣有一點像明華,性子也很沉穩,就是過於謹慎小心了,瞧著怪讓人心疼的。”
這姑娘不光有兩分像徐家姐姐,還有三分像海家哥哥呢,當年看到她第一面,她便震驚,這孩子怎會如此像那兩個人。
“不是我有眼光,這孩子……是境兒自己選的,境兒一向自己有主意,這姑娘進退有度,是個知禮的好孩子。”
二太太嘆氣:“我第一回見了她,也似乎看到了徐家姐姐,可已經問清了,這孩子的母親雖然也性徐,卻是地地道道的洛京人,從沒去過西京,一切都是巧合。而且當年,徐家姐姐和海家哥哥,並沒有孩子,若他們有子,我就算拼盡全力,也要護住那孩子,可惜……”
李嬤嬤道:“那這就是上天賜下來的緣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