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境神色發冷,手裡那三妹妹的穗子,也不便給她送過去了,還有讓丫鬟給送過去吧。
回去後的裴境心中有了計較,他看過沈天做的文章,在這個歲數能寫出這些,也算難得,而且那字,一看就是特意懸空握筆,特意練過腕力的。
這個年紀的孩子,少有有這種毅力的,雖然天分沒有自己這麼高,但好好培養,也算個可造之材。
他將沈天那些文章都做了批註,還自己以此為題寫了幾篇供他參考,從自己用過的書中,挑了兩本,侯府家大業大,不僅有手抄書還有印刷書,而裴境的課本,都是他做過備注的。
雖然像沈妙貞他們這些窮苦百姓,攢些錢舉全家之力,也能供弟弟讀書,但村裡的私塾,哪會有什麼名師。
而最好的老師西席,都是被世家勳貴所掌控著,普通寒門仍然很難出頭,就像孫秀才那樣,熬到三十多歲中個秀才,在村裡頭都算是文曲星下凡了。
裴境叫手下的小廝把這些東西給沈天送了過去,他是個要做就做到底的人,打定主意要培養端硯的弟弟,雖不能時時盯著他讀書,但定期佈置功課,還是可以做到的。
因為景天送過一次沈妙貞,知道沈家住在哪,以後這種事就交給他來回兩頭跑。
莊子的獵戶送了一隻鹿來,三姑娘和五姑娘還想著要烤鹿肉來吃,結果鹿肉沒來得及烤,玩的也沒有進行,裴境就要回去。
兩個姑娘沒有父兄跟著,如何能在外頭的莊子上玩,只好也跟著一起回去。
五姑娘還想撒嬌,央求裴境晚些回去,可裴境才不見她,只上了自己的馬車,就叫嬤嬤們看著兩個姑娘上了馬車,幾乎是押送一般,把兩人帶了回去。
裴玉瑛還想鬧,裴玉瑤卻敏銳的察覺到了什麼,硬是拉扯著妹妹,叫她不要鬧。
回了侯府,裴境只溫和的跟三妹裴玉瑤說了話,也不搭理裴玉瑛,他徑直去了自家親娘,二太太的院子,說了此事。
二太太雖然對什麼事都不太上心,也不愛跟兒子親近,可聽了兒子說此事的前因後果,她的臉色也不大好起來。
“你大伯母身子不大好,性子也軟,不然這管家的事也不會落到三房一個庶出子的媳婦兒手裡。她沒女兒,把五姑娘當成親生的教養,寵愛的沒邊,誰知道還能說出這種話。”
二太太日常像是個閑雲野鶴,不愛管事,就連自己兒子的事,也不見怎麼管。
事實上,裴境從小到大遇到的一些大事,她也不是個完全的甩手掌櫃,至少當初裴境開蒙的老師,就是她定的,重金請了聞名天下的松石先生,為裴境開蒙。
但這件事則不同,不管五姑娘是出於什麼心理說出的這番話,堂妹對堂兄有意,傳出一點風聲,那裴家所有女眷的名聲都別想要了。
裴境心氣高,不然也不會從小就約束自己刻苦讀書,為的就是將來在朝堂大展手腳,他很看重自己在仕林中的名聲。
若是被一個蠢鈍的堂妹敗壞了聲譽,可就冤死了。
“我會跟你大伯母說,她若不會教養女兒,我就替她管教一二。”
裴境心知,母親不出手則已,出手了就一定能辦到。
他起身長揖一禮:“此事就拜託母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