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福船也使從宋朝時演化的,所以這些商船也可能是宋朝的。
不過明朝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安安腦海裡直接飄過鄭和下西洋幾個大字。
明成祖時期,三寶太監鄭和率領兩百多艘海船、2.7萬多人從南京出發,遠航西太平洋和印度洋拜訪了30多個包括印度洋的國家和地區。
鄭和下西洋是中國古代規模最大、船隻最多、海員最多、時間最久的海上航行。
鄭和可不止一次遠洋,當時很多大商人也組織海船跟隨遠洋船隊一起去國外做生意。
因為海運巨大的利潤,當時華國對外主要出口的就是瓷器、絲綢和茶。
可想而知上百年的時間,不管多結實的絲綢都爛了,茶葉更沒影了,就剩瓷器了。
高利潤意味著高風險,這幾艘海船可能遇到了暴風雨,也可能遇到了海盜,或者是其他的不可抗原因沉眠海底了,只能等待後人挖掘了。
她現在是愁她儲物格都滿了,她必須清貨了。
可是怎麼弄啊。
這可不是一兩件,她找衛璟就好了。
數量太大,藉口不好找啊。
她現在就是想把碎瓷器放回去還不行了呢。
她附身寵物的時候,只能收不能往出拿。
她手裡還有不少黃金呢,她是知道製作智慧手環是需要黃金的。
其中一個配件必須是黃金,要不她把儲物格裡的黃金給衛璟得了,還用老一套的藉口。
以前那些他不也沒問麼。
“怎麼你自己在做飯?”衛璟看到安安在廚房炒菜,有些詫異。
“我給眉姐她們放假了,我做了好幾樣海鮮呢。”都是透過安穩他們抓的。
“茄汁磷蝦、烤魷魚、清蒸螃蟹、烤藍鰭金槍魚、鮑魚湯…是夠豐盛的。”衛璟陶醉的深吸了口氣,然後趕緊洗手,幫著端盤子。
磷蝦是安安從安力那兒拿的,長須鯨絕對是大胃王。
它們用鯨須把食物過濾,然後吞下肚,其食物有小型的魚類、蝦類、烏賊及其他甲殼動物。
進食時會以時速11公裡的高速前進,然後張開嘴部吸下多達70立方米的海水,之後會把嘴閉上,把海水透過其鯨須吐出,海水會穿過鯨須重回大海,小魚、甲殼動物及其他食物會被隔了出來,成為長須鯨的腹中物。
因為食量驚人,它們不會向其他的海獸那樣追逐一個物件,而且跟隨蝦群、魚群,吞食飽腹。
安安的磷蝦就是從安力嘴巴裡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