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她到底是在害怕什麼。是怕夏稻花追究她沒有及時給家裡報信的責任?還是擔心夏稻花會想起來什麼對她不利的事情?
忙活了半晌,很快面也醒好了,幾種餃子餡兒也都拌勻了,周氏就帶著媳婦兒們和孫女們,興興頭頭地坐下來包餃子了。
人一多了,幹起活來,自然也快了許多。
差不多下午兩三點鐘的時候,斜陽暖暖地照進屋子裡,桌上已經滿滿登登地擺滿了蓋簾。
每個蓋簾上,都站滿了白白胖胖的餃子們,一圈又一圈,擠擠挨挨,成隊成排。
將蓋簾都拿到室外凍上,然後又開始烀肉、燉豆腐,燉酸菜血腸。
夏家人一直忙活到天黑,北關村家家戶戶都點起燈來。
平日裡到了晚上,誰要是敢點燈熬油,必會被家裡精打細算的老人,罵個狗血淋頭。
但現在是過年哪!
家家戶戶,都講究一個亮亮堂堂。
哪怕是村裡最窮的人家,也得把燈都點起來,不到天亮,是絕對不許熄滅的。
吃過晚飯,夏家人先到祠堂拜了祖宗,給祖宗磕了頭,然後回到家裡,大家聚在一處,吃了頓十分豐盛的晚餐,除了孩子們,都多多少少喝了些酒。
酒桌上,大家夥兒也熱熱鬧鬧、說話嘮嗑,不像平時那樣安靜。
酒足飯飽之後,又是一番忙亂收拾。
再之後,便是給老爺子夏平安、老太太周氏磕頭拜年。
按著房頭,從大房開始,一直到夏玉嬌。
之後是大郎這一輩。
老夏家的規矩,是隻要沒成家的,就都算孩子。
所以稻花她們這一輩,只有夏大郎和朱氏沒有壓歲錢。而上一輩的夏玉嬌,雖然輩分大,卻有壓歲錢可以拿。
壓歲錢都是用紅紙包著的,不過誰得了多少,大家都知道——每個男孩子十個銅板,每個女孩子五個銅板。
然後老兩口兒拿出來了一直藏著的寶貝——一大盆緩好了的凍梨、凍柿子、凍花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