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回的事兒有點大,劉氏的狀況,又是孫氏第一個發現的……夏有貴一路上很是犯愁,要怎麼跟大哥說,才不會被大哥記恨呢?
郎中來了之後,見了劉氏的狀況,只看了一眼,就搖了搖頭:
“節哀順變吧!看這狀況,應該是昨天夜裡就去了。”
這郎中也是個嘴快的,轉身要走的時候,還忍不住對著請他來的吳氏吐槽了兩句:
“我這兩下子,本來就不咋高明,承蒙大家夥兒不嫌棄,也就能對付對付,將就將就,治個頭疼腦熱什麼的。這傢伙這身子都涼透了,還來找我,你們也太看得起我了!”
吳氏苦笑著把郎中送了出去。
接下來,就得等大房的訊息了。
劉氏畢竟是在老宅出的事兒,不管她是遭遇了什麼意外也好,還是突發疾病也好,大房都是有理由怪罪老宅的。
但天下無不是的父母。老兩口兒也確實沒有對劉氏做什麼。
夏有財再怎麼怪罪,也怪不到老兩口兒身上來。
那麼,承受大房的怨恨與怒火的,不就只剩下他們這些兄弟了?
別的不說,劉氏這一去,夏大郎的科考就得耽誤了。
而金花再嫁的事兒,也得暫且放一放。
大楚朝的規矩,父母喪亡,兒女得守孝三年。這三年期間,不能嫁娶、不能考科舉進學、不能赴宴遊樂、飲酒食肉。
當然了,這種規矩,主要還是針對王公貴族、官宦人家,還有那些有志科舉做官的讀書人的。
對莊戶人家而言,守孝的規矩,其實遠沒有這般苛刻。
可誰讓夏大郎偏偏是讀書人呢?
劉氏去得這般突然,著實是打了大房一個措手不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