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是功夫不負有心人,這句話說的對極了,年輕軍人的棺木終於被探險隊找到了。
……
9月13日,20點15分,外國語學院,陳志文的教師職工宿舍。
聽了陳志文關於雲南之行的講述,也看了陳志文收藏的一些影印資料和攀登高黎貢山沿途的照片,馬林拿著一張照片,那是一處長滿紅色植物的低窪地帶,地面已經挖出了一個深坑,兩個人正在用繩索朝上拉著,坑裡面,已經露出了半個泥濘的棺蓋。
“這就是發掘棺木的場景嗎?”馬林問。
“是的,當天的天有些陰沉,照片拍得不是很清晰,”陳志文說,“棺木挖掘出來之後天就開始下雨了,一連下了好幾天,我們被困在山上,只能住在山民家裡。這一下雨,路面就更難走了,之前大衛希望再僱傭兩個山民一起抬著棺木下山,然後去找專業的火葬場焚化屍體,可是路面泥濘難行,而且那口棺木比大衛料想得要重好幾倍,這不能怪大衛估計錯了,因為外國的棺木都很薄並且小巧得多,哪比得了這一口漆黑的杉木大棺。”
“既然不能把棺木抬下山,難不成把屍體就地焚燒了?”李健武問。
“就地焚燒是不可能的,無論是在中國還是外國,用柴草燃燒屍體都是對死者的不敬,尤其在國外,用木料燃燒屍體的方式是一種對異教徒的懲罰,用大衛的話說,那樣把屍體燒掉,死者的靈魂是會下地獄的。”
“那麼你們是怎麼處理的呢?”馬林問。
“沒有更好的法子了,所以我們……我們開啟了杉木大棺……”陳志文嚥了一口吐沫,“我們希望把屍體從棺材裡取出來,留下棺木,只把屍身帶走,畢竟這樣更輕便一些……”
陳志文的語氣很怪,馬林和李健武都意識到了,馬林認為,一具屍體過了六十多個年頭,那必然已經成為一具枯骨,把那些骨頭蒐集在一起裝在袋子裡背下山,不應該是多麼困難的事情,但是從陳志文那怪異的神色上看,似乎馬林的想法過於簡單了。
“怎麼?發生了什麼?開棺之後,究竟發生了什麼?難道……”李健武緊張而又不解地問。
“沒……沒發生什麼,請不要往不好的地方想……”陳志文搖著雙手說,“只不過很奇特,有那麼一點點奇特而已……”
“奇特?”馬林問,“奇特是什麼意思?”
“那位外國軍人的屍體,他的屍體……他的屍體儲存得很完好,可以說相當……相當完好,就像是剛剛死去不久一樣……你們能明白我的意思嗎?”陳志文看著對面兩位警官,他極力地想把一種現象表達清楚,“我知道……那……那只是偶然現象,不,是一種巧合的自然現象,棺材裡積滿了清水,而那具屍體就泡在清水裡面,那水很冰冷,好似還有殺菌的作用,結果……結果是,雖然經過了那麼多年,那具屍體依舊儲存完整,甚至連屍身上的肉還富有彈性……”
“你的意思是,杉木棺材裡面躺著一具濕屍?”馬林根據經驗猜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