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不是新房,但比起大隊裡許多人家已經算不錯,半舊不新的收拾收拾就能住,離蕭家也不遠,而且本來住的人全家戶口轉縣上吃商品糧去了,也沒啥會扯皮的事情,沒必要推了重修。
再說修房子在這時候可是大事,忒引人注目,特別是六六年後會有一場紅色革命,時刻被人揪出來當出頭鳥打,還是未雨綢繆的好。
不管做什麼,她都謹記爺爺曾經教誨的古董行原則:一定要學會低調,悶聲才能發大財。
回家後,宋恩禮把這個打算跟蕭和平說了,蕭和平沒反對。
“隨你高興。”只要她不提回滬市這茬,要幹啥他都答應。
反正部隊每年都會分房,前幾次他因為自己一直單著所以都把機會讓給別人了,這回怎麼著也該輪到他。
結婚後小姑娘肯定是要隨軍,一年也就回來這麼幾趟,修不修新房都沒所謂。
宋恩禮可不知道蕭和平悶聲不吭的已經在腦子裡替她把婚後生活都安排妥當,見他沒反對,吃了飯就歡喜的領著蕭小栓跑去規劃她的小院去了。
搬不搬的另說,既然她的戶口登在這兒,那就是她家,一想到自己現在有戶口有家她就覺得幹勁十足。
蕭和平拿了工具緊隨其後,雖然嘴上沒說什麼,但好心情可是完完全全寫在臉上。
三人只用了一會兒功夫就把小院給收拾出來,其實屋裡基本已經搬空,隨便擦擦弄弄就完事兒,再有就是翻一翻後院那塊地,到時候撒把菜種,還可以再養兩只雞。
“蕭和平,你說把這屋騰出來做糧倉好不好?我打算在院角另外壘個灶間,這樣也不會讓油煙弄到屋裡。”宋恩禮指著左邊那間原本的灶間問他。
心大就是好,轉眼就忘了他們昨晚還吵得死去活來。
小姑奶奶的意見蕭和平怎敢說不好,順便還給她補充了一下,“我看屋裡那火炕有點塌,拆了重搭吧,再把院牆加層高粱杆,免得叫外面的人看進來。”
既免去她不想睡別人睡過的炕的別扭,還能更好的保護隱私,宋恩禮非常贊同,跟領導似的他肩膀上拍了拍,“那麼這些光榮而艱巨的任務就交給你啦蕭和平同志。”
蕭和平笑著搖頭,看著她歡騰的樣子,愈發覺得自己留她下來的決定是對的。
王秀英和丁俊蘭下午從地裡回來,也順便來看了一眼,見小兩口收拾得有模有樣心裡自然高興,當下拍板,叫蕭和平明兒一早去躺隔壁大隊叫石木匠過來幫忙打傢俱,也就是給宋恩禮打洗澡桶的那位。
宋恩禮卻說不急,她要先回一趟滬市。
這是她唯一一次能把少許錢和物資用合理方式拿出來的機會,她不想錯過。
然而“滬市”倆字兒一出來,原本和諧的氣氛瞬間消失得無影無蹤。
“紅旗啊,這咋還要回去呢,你看你戶口都登了。”王秀英急得不得了,拼命給蕭和平使眼色。
後者的臉色難看得要命,隱約有種暴風雨前的徵兆。
宋恩禮沒事人一樣解釋,“我在滬市還有套房,既然戶口已經登到這邊,那房子留著也沒用,我打算回去把它轉給我朋友,正好她之前一直想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