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豆它的外觀和土豆的植株差距很大,水豆的根莖非常長,有兩米左右,它十分粗壯柔韌。葉子像椰子的葉子一樣大。
它的根系有許多彩色的小凸起。張知知道這是和水豆共生的各種魔改根瘤菌,它們提供水豆生長的所有微量元素。
張知轉身看向水黃豆,它和水豆的外表十分像。
只是水豆的果實長在接近根部的硬殼裡,好似花生。水黃豆的果實是長在葉子下面的豆莢中。
張知發現水豆和他第一次看到有很大的區別,他向李菱秋詢問。
“菱秋,水豆的變化很大,它以前是和土豆一樣,塊莖種植。結的水豆在水中也不帶殼。莖葉也沒有這麼大。”
李菱秋笑著說道:“張哥,這是我們經過數萬次實驗,最佳化的最佳品種。”
“水豆用塊莖種植,不利於儲存和保密。以前的成熟塊莖在水中容易腐爛。我就把它改成種子植物。莖葉龐大,是為了吸收足夠的陽光和二氧化碳,快速的成熟。”
衛伊瑤也插話說道:“水豆的莖很堅韌,它能抗擊大浪和熱帶風暴。如果是遇到臺風,這一期就白種了。”
張知問出了他最關心的問題。
“水豆和水黃豆的産量怎麼樣,我知道他們的成熟期比我想的長些,要兩個月。”
他當然記得,水豆的初衷,是為瞭解決華夏可能遇到的糧食危機。
李菱秋笑著說道:“張哥,你吃過種植一個月的水豆。就是你拿面團機器人的第二天。”
張知聽到李菱秋的話,他立刻想起來那天李菱秋給他做了一頓,比廉價狗糧還難吃的水豆大餐。
至於張知為什麼知道比狗糧難吃,這是一個比較艱苦的回憶。
張知立刻明白李菱秋的意思,水豆是給人吃的,它可不是用作飼料。一定要考慮口感,比如現在的水豆就很好吃。
衛伊瑤不明的他們之間的啞謎,她給張知講解道:“張總,水豆的畝産理想值是80噸。平常在70和75噸之間。水黃豆畝産在50噸左右。”
“它們的産量和光照強度,光照時間,溫度和二氧化碳濃度有關。”
張知聽到這個産量,他十分的高興。這完美的達到了他的初衷。
每畝80噸的産量就是畝産16萬斤,這是多麼可怖的産量。簡直超出人們的想象。
張知隨後問道:“這麼重的植物,放在海裡,她不是要沉底了。”
“哈哈。”李菱秋聽到張知的話,她忍不住笑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