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不愧是國家從最精英的軍營中選拔出來的人進行登月訓練。他們身體素質很強。
參觀完成之後,於志遠和張知聊起登月計劃時。
他非常自豪的和張知說道:“我們預備的航天員,你看著他們怎麼樣。
我可以不客氣的說道,我們這一批人。他是按照世界上最頂尖的航天員要求來選拔。”
張知皺了皺眉,這個航天訓練中心有很多問題。
不是他們訓練不刻苦,而是方向錯了,不適合現在的航天發展。
他想了想,還是說出來。畢竟他要配合國家進行登月計劃。
“於主任,我的話有些不好聽,但這是事實。
你們這套訓練方式,在用火箭發射的時代,它是很有效果。
現在這麼訓練,已經過時了,不適合現在的發射方式。
就比如說,你們實驗重力加速度承受能力。
我們現在航天器內獨有的平衡系統。它讓人感受到的加速度不太大,最多是重力加速度的兩倍。”
張知又指出,他們這個訓練計劃的許多錯漏之處。
於主任臉色泛青,他有些不好意思。
不是自己這麼大的人,被一個小年輕教訓。
而是他竟然沒有緊跟前沿,沒有發現航天員訓練計劃中的漏洞。
當然這也是情有可原,他一直在做關於航天方面的工程。
才接手這個航天訓練中心不幾天。具體的事情還沒有了解。
於志遠謙虛的詢問道:“張先生,我們應該怎麼改進。這樣的訓練計劃沒有可取之處嗎?”
張知看到於主任的態度不錯,他繼續說道:“我們首批登月,主要是靠航天員指揮智慧機器人工作。
他們生活在航天器中,最關鍵的是精神和耐力要好,能忍受枯燥。
你按照這個方向訓練航天員,一定會符合我們的計劃。
你們的訓練方法也有很多可取之處,比如能極大的鍛煉他們的毅力。
剛開始在月球上,幾乎沒有人類存在。他們都是開闊者,這需要心理承受能力極強的人。”
於志遠點點頭,他感激的說道:“還好張先生提前提醒我,要不然計劃開始時,無法提供符合要求的航天員。拖慢了計劃的實施,這是極大的罪過。”
張知看到他的態度非常好,又指點了他幾句。就離開了這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