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看上去毫不在意,淡定的說道:“我們人類生活在地球,已經夠久了。該把目光望向廣闊的太空中。
以前是因為我們的技術不夠,只能屈居在地球。”
張知語氣加快,表情肅穆的說道:“我也不是在自誇,大家都知道,以我們星宇科技為主導的空間站。
它現在安穩的停在太空中,整體技術標準和這個反重力大廈差不多。
我要說的是,得益於我們技術的進步,在太空中空間站的感覺,和在這個反重力大廈中,它們是相似的。
可能已經有人想到了什麼?沒錯。就是普通人,不需要鍛煉,不需要穿宇航服。
他們甚至什麼準備也不做,從家裡出來就可以進入空間站中。
我要說的就是,從現在開始,我們星宇科技正式開通太空旅遊專案。”
張知說完之後,現場一陣沉默。
眾人都消化著,這個重大的訊息。
隨後掌聲熱烈的響起。生活在21世紀,人們的視野已經很開闊,誰都有一個奔向太空的夢想。
就是有人提出奔向火星,還是一去不回的那種。
就是這個幾乎等同於自殺的專案,還有很多人去報名。
何況是針對普通人服務的太空旅遊專案。
曲曉妍從旁邊站起,說道:“現在開始接受記者的採訪,你們只有十分鐘。”
在場的眾多記者,開始反應過來,他們都向張知他們湧來。
曲曉妍是星宇科技的負責人,她可沒有點名,這意味著誰都有可能採訪,只看誰的速度快。
美國記者率先趕到,腿長還是有優勢。
這位記者的漢語很熟練,她抓緊詢問。
“張先生您好,我是紐約時報的記者。
我想請問你們公司開展太空旅遊專案,他對報名人員的身份有什麼限制。謝謝。”
張知聽到這個記者的問話,他皺了皺眉。
雖然以前就有預案,但真的遇到這個棘手的問題,他心裡也不太高興。
什麼外國人會第一波報名太空旅遊專案。
不排除是天文愛好者,但最大的可能性是來自外國財團和情報系統的間諜。
他們就是無法探究空間站的技術,也會想方設法的瞭解空間站的效能。
更不排除有人會,在專案中故意搗亂,破壞空間站的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