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對孫謙鼓勵的說道:“只要理解這個公式,多動腦。你以後也能推匯出新的元素。
就算不能推匯出來,不是還有笨辦法。
我們按照元素週期表的排序,一個元素,一個元素的實驗。這樣總會找到,新的元素。”
張知看著孫謙,認真的研究這個公式。
他很滿意自己的傑作,這當然是他提前準備出來。
已經知道哪個元素可以成功,找到符合這個結果的理論。當然是不難。
他這條公式,不一定適用其他的元素。但這個原理,卻是通用的。
如果孫謙能透過這個公式,發現通用的公式,找到新的元素。這當然是兩全其美的。
就是找不到新的元素。這個公式是給別人,他找到新元素的理由。
其他的事情,別人會自行幫他腦補出來。
張知把注意力,集中在三向粒子對撞機上。
在這個時間內,三項粒子對撞機,已經完成第一輪實驗。
第一輪是透過三種不同的元素對撞。
他透過前期計算,最有可能的兩組組合。氫金鐳,硒碘鉛都沒有成功。
其他他不抱太大希望的組合,理所應當的沒有成功。
張知看到星藍控制裝置,正在進行第二輪實驗。
第二輪實驗也簡單,只要三種元素的核電荷數可以組成168這個數字。
孫謙看到第一輪沒有匹配成功,他感慨道:“我們第二次實驗要是沒有成功,就要使用核材料,這還需要和政府溝通,提前進行申請。”
張知盯著眼前光幕上的資料,無奈的說道:“我們這次的成功率最高,起碼有一定的理論支援。
就是使用核材料,也要把第168號元素,製造出來。”
孫謙看到張知的眼神很堅定,他沒有再說什麼。
他們一起看向光幕上的資料,還好這是三元素進行匹配指定的數值。
就是人腦都能輕易的處理它們。別說更先進的量子計算機。
張知看到光幕上不斷發出,“融核失敗,未發現新元素。”
他看到剩餘的元素組合,慢慢的在減少。
他的心裡陡然緊張起來,難道非要使用有放射性的核材料。
真要使用放射性材料,就是成功製造出來。以後的産品生産,也會平白增添很多的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