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加上公司有各種型號的安保機器人保護。
他能想到的另一個修複宇宙飛船等機器的功能,在有了奈米機器人之後。它的這個功能已經可有可無,變成一個雞肋的存在。
張知也就不再關注梁安亭和他的液態金屬。沒想到他今天給了自己一個大驚喜。機會總是留給有準備的人。
梁安亭帶著張知來到實驗室,他指著放在實驗臺上的一個一厘米左右的藍色金屬球。
“張總,這就是我經過壓縮之後的液態金屬。這是把五十公斤的金屬,壓縮成金屬球。”
張知試著拿起金屬球,他感覺手上的金屬球的重量,真的有五十公斤那麼重。
他滿意的點點頭,這就是科學的威力。這是完全可能發生。
宇宙中有種密度很大的星體,它叫中子星。
如果把地球變成和它相同的密度,地球也只不過是20米左右的大圓球。
梁安亭這種壓縮,對中子星來說,只不過是小意思。
張知打量著這個小金屬球,他高興的說道:“梁研究員,你這是加大他們的強相互作用力和弱相互作用力來實現壓縮。”
梁安亭點點頭說道:“張總,你真是慧眼如炬,一眼就看出來這個金屬球的虛實。
我正是學到力的統一公式,才得出靈感,做出這個金屬球。”
張知放下這個金屬球,他已經想到兩個最簡單的應用。
一個是電磁炮的炮彈,它們就要求質量大體積小的東西。
另一個就是太空梭的外殼。經過壓縮的金屬。它堅韌屬性和硬度成倍提升。能承受大氣層的反複摩擦。
張知向梁安亭問道:“這個壓縮金屬方式只限於液態金屬嗎?它可以像記憶金屬一樣,可以恢複到原本的模樣。”
梁安亭自信的說道:“不只是液態金屬,甚至不只是金屬。只不過最容易入手的就是液態金屬。
其他的材料我們正在研究。我的下一步就是找到壓縮金屬的恢複方法。
這樣這種方式就能有更大的應用,我只靠技術分成,就發了。”
張知拍拍他的肩膀,鼓勵道:“我相信你一定會成功的,一定要努力,有困難找我。我還要去其他實驗室看一看。”
看著張知遠去的背影,梁安亭很感激,公司那麼多人,張總卻對他刮目相看。
張知心裡很高興,這個技術成熟之後。最佳的用法是用在太空建造上。
比如在太空建造一個在太空執行的工廠。用飛船運輸,不切合實際。
只要把建造的零件,透過壓縮之後,一次就可以運輸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