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文學樓>言情小說>關山難越> 第134章 官匪一家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134章 官匪一家 (2 / 3)

雲清瀾暗自打定主意,待將這些百姓安然送到陵澤,她就動身前去尋找兄長。

“雲小姐,您忘了嗎?”卻見憐芸眼中露出疑惑,“我們就是在平倉縣遇到您的。”

“平倉縣?”

雲清瀾立時一愣,可如今這平倉縣顯然是已被達臘攻破,兄長若是在平倉,那豈不是兇多吉少?

見雲清瀾目露擔憂,又好像是真的什麼都不記得,憐芸就又繼續道:“當時,您是跟奚姑娘一起來的。”

“奚姑娘?”雲清瀾又是一愣,奚姓少見,她怎麼沒聽說過送親的隊伍裡還有姓奚的人。

“您連奚姑娘都不記得了?”憐芸面露吃驚,兩眼就跟著略微瞪大了些,“奚姑娘是我們塞魯河的河寇。”

兄長出身將門,平日裡都是四處剿匪徵戰,怎麼可能會跟河寇混在一起?

雲清瀾心中不信正欲再問,就聽身旁一人突然開口駁斥憐芸道:“胡說,奚小姐明明是陵澤縣太爺的千金!”

怎的又是土匪又是千金?

雲清瀾滿腹疑惑,憐芸就又緊接著哀聲道:“可現在哪裡還有什麼縣太爺啊!”

邊疆要塞,番邦往來,這邊境上的人,往往是最容易受委屈的。

若是兩國交戰,他們這些人身在前線就最先受到牽連,其間顛沛流離死地求生,碰到兇惡蠻橫的敵人,燒城屠城那都是司空見慣。

可若是兩國議和,一紙詔書下來,他們就又不得不對這些夙日舊敵再揚起笑臉禮尚往來,往事如煙舊恨消散,那些先前流離失所的苦楚血淚就都再不作數。

可這世上哪有一句話就能辦成的事?即便是兩國議和,面上其樂融融,私底下也大都是暗流湧動。

先前秦朝楚訪朝,明裡暗裡是幾方籌謀,如今到了這沛南邊境,交鋒自也不會少。

隔著塞魯河,達臘與武朝對峙多年,這些達臘人性格粗獷蠻不講理,即便是在和平時期,也時常要在沛南邊境燒殺搶掠。

而武朝自詡有大國氣度,達臘蠻人在邊境為非作歹,在朝廷眼裡就不過是無傷大雅的小打小鬧,他們對此置若罔聞,傳揚出去倒還顯得是朝廷包容,說不準還能順便再賣達臘王一個人情。

所以一來二去,下面的人只要做的不是太過分,上面的人就大多都極為默契地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對此呂蓮生還曾將其盛贊為李玄臻的中庸之道,說什麼縱其一時,掌其一世,天下大定。可這不聞不問,說是全了李家道義,對這些百姓卻是滅頂之災。

但為了“大局”,他們又只能忍著。

可達臘又不是自今年災荒才開始搶掠,上面的人不管,他們這些百姓今日退一步,明日退十步,用不了多久,就全要給達臘當牛做馬。

但這樣的事,朝廷不管,不代表沛南人自己就任人宰割。於是這麼多年為了自保,沛南邊境的不少百姓就索性自建山寨落草為寇。

而就如當年雲杉派雲青風剿殺常有道一般,按說邊境遍地流寇,朝廷知道了早就該派兵前來剿滅,可這些百姓既是被逼上梁山,朝廷就自然也清楚他們的難處。是以只要不燒殺搶掠,有民間的力量願意幫朝廷對抗達臘,那李玄臻自然也是樂見其成。

於是這麼一來,小打小鬧的外邦有地方撒野,滿懷不忿的百姓有法子出氣,高高在上的武昭皇帝是什麼都不用做,就落了個對外包容,對內寬容的好名聲。

再加上呂蓮生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一番贊頌,這李玄臻不光是保住了面子裡子,更是成了人人說起,都要稱贊一句能海納百川的“千古明君”。

上一頁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