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btyetop >
sty1nove.k"
dataads297"
dataadforat="auto"
datafuidthresponsive="true"><ins>
我一路看著紫禁城裡的雕樑畫棟、瓊樓玉宇,心下竟生出些感慨來。……
我一路看著紫禁城裡的雕樑畫棟、瓊樓玉宇,心下竟生出些感慨來。天氣漸冷,皇上唯恐我受風著涼,便攬著我的背,使我身後感到一陣暖意。但我和他都要顧及身份,正襟危坐,連觀望左右,都不能動作太大。
老實說,我不喜歡被人抬著走的感覺,因此我過去出門很少坐轎子,進了宮也盡量少乘轎輦。倒也不是擔心累著轎夫,我又不是什麼龐然大物,還不至於八個人都抬不起。
或許我是不喜歡這種慢悠悠的感覺,又或許是我不喜歡受制於人的感覺。
若是自己走路或騎馬,速度和方向都可以由自己掌控,想快就快,想慢就慢,想往東就往東,想往西就往西,甚而忽快忽慢,東走一段,西晃一半。隨心所欲,任我逍遙。
誠然坐在轎子裡邊,我也可以指揮轎夫往哪兒去,或快或慢一些,但總有限制,不如自己掌握韁繩來得方便自在。
奈何我終究是做了金絲雀,註定要在這普天之下最為金碧輝煌、雕欄玉砌的籠子裡了此一生了。
眼瞅著到了奉先殿,閔公公又是一聲高喊:“落轎。”
轎夫們齊齊彎膝半蹲,將轎輦放到地上,皇上先一步下轎,隨後把手遞給我。
我搭著他的手行下禦座,邁過刻有龍紋的禦杆,與皇上同站在外門匾額之下。
隨著一聲“皇上駕到”,我與皇上邁步其中,恍然發現滿宮嬪妃都到齊了。她們各個舉止端莊地候在內堂門前,見了我與皇上,便紛紛蹲跪行禮,“參見皇上皇後,皇上皇後萬福金安。”
皇上道,“平身。”
眾人道,“謝皇上。”
她們雖都低著頭,可也瞧見了皇上是牽著我的手緩緩走來的,心裡不定會有什麼想法。
其中兩位常在和如今僅餘五位的貴人分佈在兩邊,三位妃子離門檻最近,玉妃風采依舊地站在右邊,元妃與容妃挨著列於左側,當中的道自是留給我與皇上行進的。
我悄摸問皇上,“怎麼後宮嬪妃全來了?”
皇上亦小聲道,“是朕讓她們來的。”
我,“……”我不動聲色地瞄了眼玉妃,不知她來此看到這麼多人,會有多後悔昨晚的自作聰明。
皇上攜我之手走到門前,目光移向左手邊,“兩宮太後可都到了?”
元妃與容妃對視一眼,元妃道,“回稟皇上,仁宣太後和端敬太後都是一早便到了的,此時應在殿內與本無、本因兩位師太談論佛學,修習佛法。”
我心甚驚,怎麼兩宮太後也都來了?
皇上“嗯”了一聲,點了點頭,攜我邁過門檻,步入堂內,嬪妃們一一跟隨而入,但皇上讓她們在祖宗牌位前等著,先帶我到靜室去了一遭。
兩位太後果然正與兩位師太同坐一桌,暢談佛學禪語,桌上還放著四杯茶與數道點心,想來是相聊甚歡,彼此投契,氣氛好不融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