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桑蠶之計的初步啟動,秦家灣的各項事業更是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北坡上,鐵匠張仲指揮著工匠們日夜不休,三座高爐噴吐著熾熱的火焰,源源不斷地產出優質的鋼鐵,打造出的兵器甲冑不僅裝備了秦家灣自身的軍士,甚至開始透過與陳立都尉的合作渠道,秘密銷往他處,換取急需的物資和金銀。
南邊,靠近地火的溫室大棚內綠意盎然,在羅桑兒和王姒的精心管理下,反季節的蔬菜長勢喜人,不僅極大地改善了村民和軍士的伙食,更成了秦家灣與宿力城貿易中一項獨特而利潤豐厚的產品。
新開墾的農田裡,雖然錯過了最佳的耕種時節,但在新農具和集體勞作的加持下,也種上了一些耐寒的作物,寄託著來年豐收的希望。
堡壘的擴建工程在石匠吳歇的帶領下穩步推進,新的牆體不斷加高加固,內部的通道和防禦設施也日趨完善。
軍營之中,李雲、李二寶嚴格執行著秦武制定的訓練計劃,新招募計程車兵們在老兵的帶領下刻苦操練,佇列日益整齊,體能和格鬥技巧也在穩步提升,一支更加強大的武裝力量正在悄然成型。
秦家灣在秦武的帶領下,短短數月間,已經脫胎換骨,展現出驚人的活力和日益增長的綜合實力。
鍊鐵爐的火光,溫室棚的綠意,桑蠶房的生機,再加上軍營中傳出的嘹亮號子聲,共同交織成一幅充滿希望和力量的畫卷。
然而,樹欲靜而風不止。秦家灣的崛起,如同黑夜中的火炬,在照亮自身的同時,也無可避免地吸引了來自四面八方的目光,其中既有善意的好奇,更多的卻是貪婪的覬覦和警惕的審視。
這日,負責協調蒼牙部落偵察事務的老孫先生,神色凝重地找到了秦武。與此同時,帶領保寧軍斥候小隊在外圍巡邏警戒的李雲和李二寶也幾乎同時返回,帶回了相似的情報。
“統領,”老孫先生的聲音帶著一絲憂慮,“我們蒼牙的獵手在西北方向更遠的山區活動時,發現沙狼部的蹤跡比以往頻繁了許多。他們的人不再像過去那樣只在自己的草場附近遊蕩,而是不斷向我們這邊靠近,似乎在窺探什麼。”
李雲介面道:“將軍,末將也發現了同樣的情況。我們的人在邊界線上數次與沙狼部的探子遭遇,他們行動詭異,裝備雖然簡陋,但行動極為剽悍,尤其對我們北坡的高爐區域和南邊新開墾的田地、以及那片桑樹林表現出非同尋常的興趣,多次試圖靠近觀察。”
沙狼部?秦武眉頭微蹙。
這個部落的名字他有所耳聞,是居住在秦家灣西北方向更遠處山區的一個遊牧與山地狩獵混合的部落,據說人口不多,但民風極為彪悍好鬥,以兇殘和狡猾聞名。
過去,他們與秦家灣並無太多交集,只是偶爾有商隊或獵人提及過他們的存在。但現在,他們的活動突然變得如此頻繁和具有針對性,這絕非偶然。
正當秦武沉思之際,負責東翼巡邏的百將許林宇匆匆趕來彙報:“將軍,末將今日率隊巡邏至南山桑林外圍時,遭遇一小隊鬼祟探查的沙狼部騎兵,約有五人。
對方發現我軍後立刻試圖逃竄,末將帶人追擊,發生短暫衝突,已將他們成功驅離,並俘獲一人。只是那俘虜極為兇悍,負傷後仍拼死反抗,最終……未能留下活口,也未問出任何有用的資訊。”
接二連三的情報彙集到秦武這裡,讓他心中的警兆越發強烈。沙狼部的異動,他們對高爐、農田、桑林的窺探,以及這次針對桑林的直接偵察行動,種種跡象都指向一個明確的可能性。
秦武將手中的情報匯總,結合自己對周邊環境和各方勢力的瞭解,迅速做出了判斷。沙狼部所處的山區相對貧瘠,尤其是在經歷了之前的戰亂和可能的自然災害後,他們的生存壓力必然增大。
而秦家灣這邊,鍊鐵爐意味著鋒利的武器和工具,溫室和田地意味著寶貴的糧食,而那片新發現的桑林,雖然沙狼部未必完全理解其價值,但其茂盛的景象本身就代表著資源和潛在的財富。
“看來,這些餓狼是聞到肉味了。”秦武眼中閃過一絲冷冽的光芒,“他們要麼是活不下去了,想來搶奪我們的糧食和鐵器;要麼就是眼紅我們的發展,想趁火打劫,將我們扼殺在搖籃裡。不管是哪種原因,他們很可能正在策劃一場針對秦家灣的劫掠!”
意識到危險迫在眉睫,秦武沒有絲毫猶豫,立刻下達了一系列命令。
“傳我命令!”秦武的聲音沉穩而有力,傳遍了整個議事廳,“全村即刻起進入最高戒備狀態!所有在外勞作的村民暫停手中事務,返回堡壘區域!”
“李臨先生,你立刻組織人手,將倉庫中的糧食、高爐煉出的鋼鐵、溫室收穫的蔬菜以及桑蠶房內的所有物資,進行清點並妥善隱蔽,加強看管!”
“秦族長,你負責安撫村民情緒,組織青壯配合軍士守衛堡壘各處要點,尤其是南側流民安置區,務必確保秩序穩定!”
“吳雲山,徐果兒!”秦武看向自己最信任的兩員大將,“你們二人立刻召集所有什長以上軍官,根據我們之前預演的方案,結合沙狼部可能的攻擊方向和目標,制定出詳細的防禦預案!特別是北坡高爐、南側倉庫、溫室和桑蠶基地這幾個重點區域,必須增派雙倍崗哨,佈置陷阱,嚴防死守!”
“李雲、李二寶,你們的斥候隊加大偵察範圍和頻率,一旦發現沙狼部主力蹤跡,立刻回報!”
“老孫先生,也請你轉告蒼牙部落的兄弟們,加強對西北方向山林的監控,若有異動,及時通報!”
一道道命令迅速下達,整個秦家灣彷彿一臺精密的戰爭機器,在秦武的指揮下高速運轉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