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徐家人的眼紅,其他人也被晃瞎了眼睛,這麼多金首飾,這得要多少錢啊。
可以想見,徐春燕這陪嫁,在村裡要被津津樂道好一陣子了。
錢是人的膽這話是沒錯的,賺了錢,在小縣城裡有房有鋪,甚至還在省城那裡也拿了一套房子的陳向紅現在日子是過得風風火火,對著之前畏之如虎的婆婆也能挺直了腰板大聲說話了。
如果是以前的她,絕對沒有那個膽量威脅她的。
陳建軍沒有過來,他現在抽不出時間,來這裡的是陳老三、劉田芳,以及就近的陳啟旭。
陳建軍剛剛給村裡捐了一筆錢修建了村裡的小學和路,就算他本人沒有到,陳老三和劉田芳依舊是被捧為上座的貴賓。
等到宴席結束,其他人都走了,就剩下自家人在收拾碗筷,陳大伯沉吟了會兒,跟兩個兄弟開口:“我小兒子說要全家搬回來了。”
說到這,他臉上是笑著的,小兒子陳安被拐後在那邊生活,之後又成家生子,認回來了也就是過年過節走動走動,他還是在他媳婦那邊過活的,但是這幾年,上面的兩個老的陸續去了,那邊也沒有什麼得到開發,家裡又離不開人,他也沒有出去找活,還是靠著家裡的那些地,還有采藥生活,眼看著這邊日子越過越紅火,一個接一個的大學生出現,為了以後兒女的前途,他想要回來了。
陳二伯拍了拍桌面:“這是好事兒啊,侄子他願意回來,你以後膝下就多了兒孫承歡膝下了。”
不像他,兩個兒子都遠,就兩口子在村子裡過。
陳老三想得遠一點,問他大哥:”這樣的話你是不是要給申請一塊宅基地,另起一座房子?”
現在這房子,陳平一家住的滿滿的,要是他們來了,那可是不夠住的。
這個侄子生的孩子是他們這一輩最多的,陸陸續續的,生了六個兒女,加起來就是一家八口了。
“我也是這麼想的,家裡臨時擠一擠沒問題,長期就不是那麼一回事了,孩子都長大了,而且,我們這邊都是講究老人跟著大兒子過,小兒子分家另過,這分家的房子,是父母出的。”
“侄子是什麼意思,他原先是沒有入贅的對吧?”
“沒有,後來我們認回來了,就改回來了,兒女一半姓陳,一半跟著媽媽姓。”
“都一起回來嗎?”
“肯定的,那邊沒什麼人了。”
“那就另起房子吧,你看看宅基地選在哪裡好,最好近一點,可以互相幫襯。”
“我有點拿不定主意,要起什麼房子呢?”陳大伯眉頭深皺。
泥磚房?青磚瓦房?還是二層小樓房?這花銷,不好把握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