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裡住了不少人,有孩子的人家很多,這時候又沒有計劃生育,適齡的人家,基本上都是好幾個。
藉著孩子的由頭,他們大人也有機會湊在一起聊天,劉田芳因為這個,迅速的跟周圍的人熟悉了起來。
左鄰右舍還是很重要的,老話還說遠親不如近鄰呢。
家裡有人在,陳建強和陳向娟改了從前的作風,每天晚上都回家吃飯,飯堂的大鍋菜哪裡比得上從小吃到大的家的口味?在學校吃兩頓就夠了,晚上要回家吃喜歡的。
在這裡不用下地幹活,也不要冒著大太陽出去做事,每天要做的就是收拾家務,做好飯菜,陪兩個孫子玩耍,這樣的生活比起村子裡的輕松多了,而且他們這獨門獨戶的,人際關系也簡單很多,鄰裡之間,知道他家的兒女是大學生,都很尊敬,也沒有遇到那些極品的人家,雖然說個別會看不起他們外地人千裡迢迢過來,但是在知道他兒子是大學生之後,這點看不起也會消失殆盡,最起碼面上是看不出來了。
很快,陳老三和劉田芳就被這樣好吃好喝好玩的生活養得白了不少。
幾個小的臉上的肉肉也更多了,陳建軍時不時的就拿一些吃的喝的回家,他們家每天不是有肉,就是有蛋,再或者是有魚,總之就沒有全素的時候,怎麼也有一點肉點綴,這樣的生活能不胖嗎?
小團子也很開心,現在每天早上爺爺送他去幼兒園,放學了再去領他回來,幼兒園裡有許許多多的同伴,可以一起玩,回家了有爺爺奶奶照顧,從大人到小孩,都很喜歡這樣的狀態。
………………
過了一段時間平淡的生活中,有一位出乎意料的客人上門拜訪了。
陳建軍本來不知道,但是喝到了明顯比家裡的要好的茶葉的時候,才發現了一點不對,他問了這茶葉哪來的?
劉田芳也沒有瞞著他的意思:“是孫仲才過來送的。”
陳建軍驚訝:“他過來了?”
“是啊。”
“你們聊了什麼?”
“沒什麼,他就是過來道謝,多謝我們照顧,連茶都沒喝一口,說了幾句話就走了,看樣子現在局勢沒有什麼壞變化,他還能上門拜訪,你還是當作不知道吧,要是有人問起,不要說出去。”
他知道她就是擔心他們搞不好還會改造什麼的,但是他知道,以後不會了,黑暗的時候已經過去了,76年恢複高考,現在是77年,也許今年就會改革開放了,改革開放之後,市場經濟發展,會越來越寬松,現在已經有著很高的呼聲讓知青們回城了。
等到知青們回城,大量的青壯年勞動力,沒有合適的工作崗位,總會有人想方設法找到合適的工作的,各種做小生意的攤販也會出現,到那時候,他想做點什麼,就順理成章了。
“你在想什麼?”劉田芳問他,陳建軍拉回自己跑遠的思緒,笑了笑:“沒什麼,我就是想到以後的生活。”
“嗯,很快就高考了,不知道愛黨他現在狀態怎麼樣了。”
陳建軍算了算日期,確實沒多久了,眨眼間,又是大半個學期過去,時間過得還真快啊。
“我也不知道,應該還行吧。”
“他這孩子也給自己太大壓力了,畢竟他失敗了一次。”
“應該有不小的把握,只要正常發揮。”陳建軍還想到了許曉的二嫂,她也要準備考試了。
“到時候你讓她二嫂把孩子送我這裡吧,她專心念書就好,反正我們在家也沒什麼要做的事情。”劉田芳這樣子提建議。
陳建軍覺得可行,因為石根和石柱兩兄弟是送託兒班的,大人要做的就是接送,等到接送回來之後沒多久,許進他們也回來了。
“我到時候就帶著兩個小的一起去接人,當作出去散步一樣,高考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