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費自然是陳建軍出的,他們這一堆人就他身上帶了錢,不過,他收了徐福寫的借條,他為什麼不收呢?
這錢就算他不要,以後也可以給陳向紅,總要讓徐福認識到這是他該負的責任。
有了兒子,徐福和陳向紅的精神面貌都是一變,有個兒子和沒有兒子的區別就是這麼大,讓陳建軍這個男的看了都唏噓。
等到計劃生育了,許多的人因為響應國家政策,只有一個孩子,到時候生男生女就是天意,許多家庭就只有一個寶貝女兒,對女兒的重視上去了,才會有後面的男女平等,但是在現在這時候,男丁的重要性遠遠高於女性。
因為男丁是頂立門戶的頂樑柱,而女兒是“潑出去的水”。
時光春去秋來,又是一年過去了,這時候,按照陳建軍前世的走向,還有三年,這段時期就要結束了,但是這裡是個不一樣的平行世界,他不知道還是不是那個時候。
想來開始的時間都不一樣了,結束的時間應該也會有差異吧,那是會提前?還是會延後?
最好是提前,提前的話,他可以早點參加考試,然後到外地去上學。
為什麼要參加高考?
因為只有參加高考,他才能找到一份又清閑又體面的工作。
司機這生活不錯,但這是相對於普遍勞苦民眾來說的,相比起坐辦公室悠悠閑閑拿筆杆子的人還是辛苦的,而只有上了大學,才有更好的出路。
而且他也不想以後一直在這個小山村生活。
他更想到大城市裡去。
好比他前世從小到大生活的特區,好比許曉的家鄉……首都。
都是不錯的選擇。
他現在還沒有確定他以後要做什麼,只是有個模模糊糊的概念,但是高考是一定要參加的。
但是要參加高考,就要學習,他不喜歡學習,也不得不拿起書本。
然後許曉就發現,陳建軍更勤快了,以前他時常拿著書在看,看書看報紙,很頻繁,但是現在更頻繁了,還拿著一些以前的舊題目在做題,他不僅僅是自己做,還拉著她做,美其名曰共同學習,共同進步,保持夫妻步調一致。
她不知道他這是怎麼了?但她本身是個愛看書、愛學習的,有空閑了也並不反對跟著一起。
這讓兩個高中生看了都有點心虛,私底下更努力了。
他們大哥大嫂,這個年紀了,早就畢業了,還這麼認真學習,他們正在學校念書,正是要學習的時候,還有什麼理由不努力?
不過現在學校能夠學到的東西越來越少了,很多老師根本不願意講課本以外的任何東西,即使這樣,他們的地位也不高,有的一邊□□還要一邊給他們上課,這樣子還能指望老師多講點?
除非必要,一個字都不想多說,就怕又被有心人抓住。
所以很大程度上要學習的人只能靠自學,於是他們也加入了一起做題的日子,然後他們就懷疑人生了。
他們大哥是初中畢業的吧?
為什麼絲毫不比他們差?
不,應該說,為什麼他們不會做的題他基本都會!尤其是英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