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文洲意味深長給她透了個底,“這個節目策劃上面其實是認同的,但你也清楚,如果這次不行,領導說了,那就不扶了。”
如果爛泥扶不上牆,確實不用費太多的人力物力去扶。
給蔣妤這次機會,恐怕還是看在往年蔣妤打造了《法政時刻》這個節目的面子上。
“說說看第一期節目的選題是什麼?”
蔣妤將六名死者的新聞拿出來,“産後抑鬱。”
陳文洲對此持懷疑狀,“你確定這六名死者與産後抑鬱有關?”
“不確定。但是隻有調查之後才能知道究竟有沒有關系。”
“我聽說這幾天你一直在外跑新聞,怎麼樣,有沒有查到什麼?”
“沒有,警局跑了,家屬家裡也去過了,醫院也去查了,六名死者,真的是自殺。”說到這,蔣妤無奈搖頭,“因為晚間新聞的報道,現在把矛頭轉移到了醫院身上,新聞不謹慎,博取民眾眼球,一味追求收視率,我真不明白,咱們是全國數一數二的電視臺,短短三年,怎麼會容許這樣的新聞出現在電視上!”
相比於蔣妤的忿忿不平,這種情況見得多了的陳文洲並沒有過多憤怒的情緒,“當年你入行的時候我就讓你慎重考慮過,現如今的記者行業魚龍混雜,作為一個媒體人,一名記者,最重要的是要堅守自己的底線和原則,他們沒有堅守,已經是違背了這個行業的規則,更新換代這麼快的時代,你要相信,留下來的,絕對不會是他們這批攥寫這種新聞的記者!你現在要做的,就是要為大眾,傳遞真相。”
蔣妤深諳其道。
“只是,這節目組的人員名單……”蔣妤凝眉,實話實說,“老師,我覺得那群小朋友熱情不足,這樣的組,很難帶。”
陳文洲笑,“為難了?”
“倒也不覺得為難,就是覺得麻煩。”跑新聞製作節目已經夠辛苦了,還需要她來管理整組人,蔣妤確實有心無力。
“蔣妤,你知道電視臺裡節目撤掉之後,節目組的人,都去哪了嗎?”
蔣妤保持沉默。
她在電視臺工作五年,自然知道一檔節目停播後,節目組的工作人員會被零零散散派遣到各個節目組裡,運氣好的分配到新節目可以重頭開始,運氣不好的分配到開播多年的節目中,節目核心團隊早已建立,哪還有他們那些人插足的份,出頭更是無望。
“你也別怪他們,都是進臺沒幾年的小朋友,閱歷不足,經歷不夠,沒經歷過你之前的輝煌,人雲亦雲的流言裡根本不瞭解你。人啊,都這樣,趨利避害,你得讓他們信服你,才能駕馭他們。”
是這個道理。
蔣妤笑道:“我知道了,謝謝您。”
陳文洲擺擺手,“你那個選題,加油啊,師父還等著給你審片呢!”
“師父,您放心,我不會讓您失望的。”
陳文洲看蔣妤自信的笑,似乎又看到了他從沙堆裡淘出來的那顆珍珠。
翌日,蔣妤召集全組人員開會,言簡意賅將第一期的選題過了一遍,明確採訪物件及分工後,竊竊私語聲傳了過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