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好在有了武夢的“安慰”。林火與昌意兩人,總算是恢複了常態。
至少明面上來看,兩人皆是如此,不過到底是恢複原樣,還是盡力剋制,這便是隻有他們兩人心中知曉。
昌意如何去想,林火卻是不知,但是他自己卻是能夠沉下心來。既然山路崎嶇,急也沒用,那不如當做是遊山玩水,順便督促一下行程便是了。
這樣一來,林火倒是對蜀地有了更多瞭解。
事實上,當林火還在龍興之時,便經常聽許老爺子提起蜀國的種種事情。那時候,林火還以為許老爺子說的都是些故事。
想想一個在龍興這種邊境小城拉二胡的老頭兒還真能去過那些地方?還能夠足跡遍佈天下。
直到現在林火知道了許老爺子曾經是九霄門人,他口中所說的那些故事,更是親身經歷,這讓林火對於蜀國這片土地有了更多期待。
而許老爺子會對蜀地日此留念,皆是因為許老爺子小時候,便是在蜀地長大,若深究下去,許老爺子也算是個半個蜀國人。
許老爺子的母親便是蜀國生人,而他的父親是一位燕國的商人,兩人在蜀地成婚,生活了很長時候,後來才帶著許老爺子回了燕國。
曾聽許老爺子說蜀國人將儒釋道三法相容幷包,林火原本還不曾瞭解其中真義。畢竟在燕國之中,滅佛才是常道。其他諸國也是各有側重,實在難以想象這三法應當如何共存。
直到他親身踏上蜀地,方才明白,在蜀國之內,三法以道注蜀人之風骨,以儒舉蜀人之仕進,以釋去蜀人之彷徨。
蜀道雖難,卻也成就了蜀地文化綿長久遠,山林河川瑰麗陸離,多附仙鬼之氣,怕是那個文人騷客到了這裡,都忍不住要揮毫賦詩。
可惜啊,林火卻是不同筆墨,倒是愧對了這大好河山。
而林火對蜀人的觀感也是不錯,其實怪山惡水應當是令人不快,偏偏蜀地百姓多是從容明快,見著外人更是熱情相邀。
林火吃了些個竹蟲竹鼠,炸得外焦裡嫩,更是別有一番風味。
武夢對這些倒是有些無福消受,可她大愛山野菌王湯。那些個菌菇全都是在山中採集,不需要別的佐料,只是用水煮開,便是鮮得令人咂舌不知。
昌意最愛菌王酒,琥珀色的酒液,聞之香氣撲鼻,入喉便像是融入胃裡,散入五髒六腑,身子瞬間便會暖和起來。可惜昌意貪杯,當天晚上喝得鼻血流個不停,也算是一件趣事。
眾人便算是在一番吃喝玩樂之下,轉過最後一個山峰,終於見到“天府”城。
三人第一次見到天府城,皆是驚得目瞪口呆。
誰人都知蜀地山路崎嶇,可若是未曾到過天府城,誰能想到,那天府城竟然是在多川彙流之上。
天府城幾乎是四面環山,又有是四塞之城的名聲在外,便是閉塞之意。偏偏天府城跨三川彙流,從東方昂然而出,頗有大江東去之豪邁。
林火從山路上去望天府城,只覺河川奔流之下,天府城變幻莫測。
似尖銳,又似靜流;似溫婉,又似粗獷。
城塞四壁之中,如浮蒼茫汪洋。